[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734.4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汉斌;于勤录;齐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科利尔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反接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图1为传统地电池防反接电路。图1是现在很多充电机供应商常见的一种输出端防倒灌和防电池反接的电路图。其中,C1、C2是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R1、R2、R3、R4为充电机的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5、R6、R7、R8是电池端电压的检测电阻,J1是防止电池反接的继电器,R9是充电机输出电流采样电阻,D1是功率二极管。R1、R2、R3、R4分别用于自身的输出电压控制和显示,R5、R6、R7、R8均检测到电池电压后或者电池没有接反后控制防止电池反接的继电器J1吸合,这时充电机才能给电池充电,反之不能启动充电机。功率二极管D1起到防止电池倒灌的作用,即充电机和电池相连接时防止电池给充电机输出电容短路充电,同时在其正极作采样电路用来显示自身的输出电压,如果没有这个二极管,可能采到的是电池电压,而非充电机自身的电压。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在充电过程中带大电流切断直流继电器时,非常容易在继电器触点产生拉弧,而使继电器触点粘连而切不断造成短路,其后果是充电机和动力电池一直处于直通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即保护不了充电机,也保护不了动力电池,其后果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于现有的电池防反接电路中充电机和动力电池一直处于直通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即保护不了充电机和动力电池,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防反接电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1、第二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2、第三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第四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4、第五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5、第六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6、第七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7、第八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8和第九充电机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9,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1、所述第二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2、所述第三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和所述第四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4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五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5、所述第六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6、所述第七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8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九充电机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九充电机输出电流采样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所述第八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8的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单向可控硅;所述单向可控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单向可控硅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5的一端相连。
所述单向可控硅为有源功率器件单向可控硅。
还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1和第二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2;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1和所述第二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2并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1、所述第二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2、所述第三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3和所述第四充电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R4串联构成的支路相并联。
还包括第一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1和第二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2;所述第一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1和所述第二充电机输出滤波电容C2并联连接。
还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电池;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电池并联连接,并与所述第五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5、第六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6、第七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7和第八电池端电压检测电阻R8相串联的电路相并联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单向可控硅取代了输出端隔直二极管,可靠的解决了输出端电池反接保护的功能,其信价比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而且不会发生触电粘连,因为单向可控硅是一个无触点开关,就不会导致输出终端烧毁一些恶劣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地电池防反接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池防反接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科利尔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科利尔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