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外三元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饲料添加剂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345.1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盛清凯;赵红波;呼红梅;武英;王星凌;胡明;张广珠;刘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百翠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三元 猪肌内 脂肪 含量 饲料添加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外三元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饲料添加剂及使用方法,属于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纯种瘦肉型猪,如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等,将不同瘦肉型猪三元杂交(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三种猪杂交),三元杂交猪生长快,瘦肉产量高,但肌内脂肪含量偏低,猪肉口感差。外三元杂交猪一般5~6个月出栏,出栏时体重在100kg左右,肌内脂肪含量普遍低于2%。我国地方猪众多,有莱芜猪、金华猪等。我国地方猪肌内脂肪含量高,猪肉口感好,但生长慢,需8~10个月出栏,且背膘厚、瘦肉产量低。尽管外三元杂交猪猪肉口感差,但杂交猪生长快,出栏时间短,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仍然成为国内主要的养殖牲畜。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猪肉品质。瘦肉型猪体组织的增长顺序和强度依次是骨骼、皮、肌肉、脂肪。根据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们制订了猪的营养标准。由于脂肪沉积主要发生在猪育肥后期及饲料转化成脂肪的饲料转化率低,人们在瘦肉型猪体重达到90kg~100kg时进行出栏屠宰,此时猪体瘦肉含量高,料肉比高,肌内脂肪含量低。由于人们过分追求瘦肉率及降低料肉比,忽视了猪肉品质,即猪肉口感性降低,以致社会上产生“给猪添加激素”的社会误解。在保证一定瘦肉率及料肉比前提下,如何提高猪肉品质成为养殖生产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肉的嫩度和风味等直接相关。肌内脂肪含量高于2%~3%,肉的风味和品质较好,而含量低于2%可明显降低肉的品质。近年来,随着对高瘦肉率和低背膘厚猪种的遗传选育,肌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降低,肉的品质和风味亦随之严重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外三元杂交猪肌内脂肪含量成为改善肉质的关键之一。
目前提升肌内脂肪含量的生产措施主要为培育新品种、改变日粮配方、改变饲养方式。新品种猪的培育需要长期进行,且花费大量财力。改变日粮配方在于调整猪日粮的能量、蛋白等营养物质供应。实际生产中,为了促进猪生长、减少脂肪沉积、提高养殖利润,人们常根据猪营养标准生产同等日粮,而非生产促进脂肪在猪体内沉积的应用日粮。人们研发的饲料添加剂如甜菜碱、维生素E(VE)、烟酸铬、共轭亚油酸(CLA)、大豆黄素等的目的重点在于提高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家畜生态学报,2004,4:161-165;中国饲料,2009,4:12-17,养猪,2006,6:27-28),而非肌内脂肪含量。目前国内仅见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提高30.67%的报道,所用猪为10周龄“杜烟”猪(杜洛克与烟台合成系杂交),并且整个饲养过程中同时饲喂甜菜碱和VE两种添加剂(养猪,2006,6:27-28)。不同添加剂调控脂肪代谢的作用机理不同,如何发挥其组合效应有待进一步挖掘。改变饲养方式在于猪育肥后期(体重60kg以后)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非限饲方式,并且饲养时间非正常生产状况下的5~6个月出栏,而是传统养殖状况下的8~10个月出栏。自由采食及饲喂8~10个月状况下猪肌内脂肪含量增加,但背膘增厚,瘦肉率降低,料肉比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加外三元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饲料添加剂及使用方法,它在不增加背膘厚及不延长饲喂期限的前提下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使外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提高40%以上,肉质改善,猪舍臭味明显减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外三元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是,由X、Y、Z、载体、VE和油脂组成,其中X的添加重量比为11%~14%,Y的添加重量比为2%~3%,Z的添加重量比为8%~10%,X、Y、Z与载体的添加重量比例之和为100%;VE的添加比例为X、Y、Z和载体总重量的2%;油脂的添加量为X、Y、Z和载体总重量的2.5%。
其中,X为甜菜碱与氯化胆碱的混合物,甜菜碱与氯化胆碱的重量比为2∶1~4∶1;Y为脂肪酶与胆汁酸的混合物,脂肪酶与胆汁酸的重量比为1∶2~2∶1;Z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蜡样芽孢杆菌;载体为米糠、麸皮、次粉或玉米粉。
生产及使用方法:将X、Y、Z、载体及VE混匀,然后喷涂油脂,入库贮藏。在外三元杂交猪体重60kg±1kg时,将该添加剂按重量比1.0%~1.5%的比例混匀于猪配合日粮中,进行水泥地面上饲养或在发酵床垫料上饲养,饲喂40天~60天后出栏屠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尿苷的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方法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