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分励脱扣器与直流中间继电器串联工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337.7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分励脱扣器 中间 继电器 串联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直流分励脱扣器与直流中间继电器串联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当并联于直流中间继电器(6)的按钮开关(K)接通后,所述直流中间继电器与直流分励脱扣器构成的串联电路的直流输入总电压(Ui)与所述直流分励脱扣器的直流输入电压(Ui’)相等,并向所述直流分励脱扣器中的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分励电磁铁线圈(5)提供接入电压;当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大于所述直流分励脱扣器的额定电压Ue的70%时,断开所述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中的假负载电阻(JFZ1),同时所述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检测到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大于额定电压Ue的70%后,产生一持续50-60ms的单次脉冲信号;该单次脉冲信号经过驱动电路(4)放大后,控制分励电磁铁线圈(5)得电导通,则所述直流分励脱扣器(7)内的衔铁工作,实现分闸动作;
B、当所述按钮开关(K)松开,则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小于所述额定电压Ue的50%,所述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接入假负载电阻(JFZ1),以使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下降到所述直流输入总电压Ui的10%以内,并使所述直流中间继电器(6)正常工作;并且所述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检测到所述直流输入电压(Ui’)小于额定电压Ue的10%时,不产生所述脉冲信号,则所述分励电磁铁线圈(5)不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分励脱扣器与直流中间继电器串联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分励脱扣器,包括:第一、第二触点(1-1、1-2)、驱动电路(4)、分励电磁铁线圈(5)、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和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
所述第一触点(1-1)分别与所述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电源电路(2)、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的电流输入端和分励电磁铁线圈(5)的电流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触点(1-2)分别与所述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电源电路(2)、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驱动电路(4)的接地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分励脱扣器与直流中间继电器串联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假负载控制电路(1)包括:第一触点(1-1),所述第一触点(1-1)分别与假负载电阻(JFZ1)、第一电阻(RD1)的一端相连,且所述假负载电阻(JFZ1)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TD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D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D2)、第三电阻(RD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D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TD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TD2)的集电极相连,且所述第一、第二三极管(TD1、TD2)的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D3)的另一端接第一稳压管(ZD1)的阴极,该第一稳压管(ZD1)的阳极接所述第二三极管(TD2)的基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分励脱扣器与直流中间继电器串联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及脉冲形成电路(3)包括:电压检测电路(3-1)、脉冲形成电路(3-2);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3-1)包括:所述第一触点(1-1)与第四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脉冲形成电路(3-2)中的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1)的参考极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3)的一端和场效应管(T2)的漏极相连,且所述第六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T2)的源极相连并接地,所述场效应管(T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1)的阴极相连;
所述脉冲形成电路(3-2)包括:第七电阻(R4)、第八电阻(R5)、第九电阻(R6)、第十电阻(R7)的一端接直流电源;所述第七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1)的阴极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1)阳极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3)的参考极相连;所述第九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3)的阴极和第三三极管(T4)的基极相连,且所述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3)的阳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T4)的集电极相连并作为脉冲信号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三极管(T4)的发射极与第二稳压管(T5)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稳压管(T5)的阳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3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