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方向释放操作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284.9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泽;覃绍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新宝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5/04 | 分类号: | B62M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方 释放 操作 自行车 变速 换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机构,更特别而言,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具有多方向释放功能的自行车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拨杆式自行车变速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的固定环,一个用于卷起或释放变速拉线的卷轴,一个用于卷起(拉紧)变速拉线操作的张紧拨杆,一个用于释放(松开)变速拉线操作的释放拨杆。对于这类自行车变速控制机构而言,一部分机构采用向同一方向扳动张紧拨杆或释放拨杆来实现变速功能,一部分机构是采用向不同方向扳动张紧拨杆或释放拨杆来实现变速功能。
但是对于一些骑行者而言,希望能有同时具备两种操作方式的变速机构:既可以用拇指向同一方向推动张紧拨杆或释放拨杆达到变速功能,又可以用拇指推动张紧拨杆,用食指拉动释放拨杆达到变速功能。专利号为US7,762,157 的美国专利,披露了具有这种功能的变速换挡机构,骑行者可以使用拇指向同一方向推动张紧拨杆或释放拨杆变速;同时也可以用拇指推动张紧拨杆,用食指向相反方向拉动释放拨杆达到相同的变速功能。在该机构中,释放拨杆可以向两个相对方向运动来达到相同的变速功能。为实现这个功能,该释放机构装备了一个输入件,一个与之配合的执行件,一个具有扇形齿的定位盘,和一个与定位盘保持啮合的棘爪单元。输入件通过一个枢轴固定在支承底板上并围绕枢轴向不同方向转动,执行件通过另一个枢轴固定在支承底板上并围绕该枢轴转动,棘爪单元通过又一个枢轴固定在支承底板上并围绕该枢轴转动。当使用者向不同方向扳动输入件上的手柄时,输入件压迫执行件向同一方向转动,执行件在转动的同时压迫棘爪单元转动,使棘爪单元与定位盘上的扇形齿的啮合产生瞬间脱离,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定位盘也会相应的转动来实现变速的功能。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有三条枢轴才能实现,其中输入件和执行件需要围绕不同的枢轴转动,每个枢轴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同时需要许多部件,例如输入件,执行件,枢轴,棘爪单元等。这么多尺寸和形状要相互协调的部件不仅要求相当高的生产成本,安装成本以及相应的在变速器壳体内的安装空间;而且这么多部件在生产时的工艺要求和组装要求高,在变速过程时容易出现因部件之间动作不协调而导致实现不了变速,带来维修机率增多。由于上述原因,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新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稳定、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低的具有多方向释放操作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机构,其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安装空间和整体的重量。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方向释放操作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机构,包括:
将变速换档机构安装到自行车上的固定环;
安装到固定环上的上、下支承板,在上、下支承板之间连接有主轴;
由钢丝卷轴、定位盘、张紧棘轮组成的整体组件,和使整体组件复位的组件复位扭簧;所述的组件复位扭簧和整体组件穿过套在主轴中部的衬套设在上、下支承板之间,在定位盘和张紧棘轮的外圆周上分别设有扇形分布的外齿;
张紧拨杆和使拨杆复位的拨杆扭簧,所述的张紧拨杆通过与主轴连接的主轴螺母安装在下支承板底部;
设在位于张紧拨杆头部的棘爪轴上的与张紧棘轮上的外齿相匹配的张紧棘爪;
其特征在于:
在定位盘上设有扇形槽,在该扇形槽中设有与定位盘外周上的外齿相错开的呈扇形分布的内齿;
在下支承板上设有枢轴,在该枢轴上设有释放拨杆、棘爪单元和棘爪单元复位扭簧,所述的释放拨杆通过大扇形孔、棘爪单元通过圆孔套在枢轴外;在所述棘爪单元的上方设有供释放拨杆上的小扇形孔绕之滑动的销轴,下方设有能分别与定位盘上的外、内齿相错啮合的外、内棘爪;所述的释放拨杆的尾部为便于操作的手柄,前部是能作用在下支承板的施力部。
在对上述具有多方向释放操作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机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下支承板 上设有供释放拨杆前部作用在其上的凸起部分。
在对上述具有多方向释放操作的自行车变速换挡机构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棘爪单元上方的销轴是轴类或凸台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新宝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新宝五金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封箱装置
- 下一篇:具有负重能力的液压驱动双足机器人下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