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043.4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仲晨华;杨志青;朱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2/06 | 分类号: | A62C2/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何英君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空气 涡塞隔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属于消防技术和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民用建筑、工矿企业生产现场或水上大型舰船,均存在各种长形通道,一旦发生火情,燃烧产生的烟气将无障碍地经过此类通道快速蔓延。据统计,在火灾中约有80%以上的人是因烟气致死。
长通道火灾时,为了控制烟气的蔓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向通道内吹气
这种方法在阻止烟气向某个方向移动的同时,不仅加重了向其他方向的蔓延,并且向着火区域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加重了燃烧;
二、在通道内维持高于烟气的正压
这种方法需要封闭通道,增加通道内空气压力。
三、利用空气幕进行柔性隔断
使用空气幕的优点是通过高速气流形成物性的阻隔屏障,在阻隔烟气的同时不会影响通道的畅通,便于人员从火场逃生。缺点是空气幕并不能完全阻隔烟气,且空气幕进气存在困难,在安装上存在不便,因此在使用上受到限制。专利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01273155.2),外加动力火灾防烟空气幕系统(200410014975.6)等。
在面对长通道结构出现火情时的严峻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高效隔离烟气的无实体障碍的气流阻隔系统,有效阻止烟气沿长通道蔓延,并确保人员无阻碍逃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通过以设定角度向长通道提供高速流动的空气,使在长通道内的空气高速旋转成涡旋,涡旋内的空气围绕中心作环绕运动,涡旋不作宏观的平面运动,即形成空气涡塞区,使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区一侧的烟气来流无法突破空气涡塞区进入到空气涡塞区另一侧的长通道,从而阻隔烟气在整个长通道内的蔓延,为灭火和逃生提供安全通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方案:本发明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包括长通道设施和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形成系统,长通道设施内为常态空气气流空间,特点是,空气涡塞形成系统由两个相对设置的高速气流发生装置、高速气流吸气道、高速气流喷气口和高速气流吸气口组成,在相对设置的高速气流作用下,在长通道内形成强制气流涡旋中心,即空气涡塞区,通过该空气涡塞区将长通道内发生的烟气气流阻隔在其一侧长通道内的烟气来流区,使空气涡塞区另一侧的长通道为无烟气安全区。
上述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的空气涡塞区与其两侧的烟气来流区和安全区之间分别是空气涡塞过渡区。
上述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形成系统,其两个相对设置的高速气流吸气道沿长通道两壁外侧对应设置,两个高速气流发生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高速气流吸气道的斜对角一端,两个高速气流发生装置之喷气口对应设于长通道壁,以其相对烟气来流方向与长通道壁之间的夹角为气流喷射角,喷气口按设定气流喷射角喷射高速气流;吸气口分别设在两个高速气流吸气道另一端的长通道壁。
上述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形成系统之两台高速气流发生装置的喷气口的气流喷射角为10°~90°,其喷气口宽度取决于具体使用环境中的高速气流发生装置类型。
上述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形成系统,在两个高速气流吸气道或近烟气来流吸气口的高速气流吸气道内设置有烟气过滤网。
上述长通道内空气涡塞形成系统,在高速气流吸气道的吸气口设有可调节缩口挡板。
上述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在高速气流吸气道近烟气来流吸气口外侧的长通道的对应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边界层阻隔板插槽,边界层阻隔板可选择插入长通道内顶部和/或底部边界层阻隔板插槽中。
本发明长通道空气涡塞隔烟系统,创造性地在长通道空间内通过强制对流空气形成涡旋中心即空气涡塞区。通过空气涡塞区的柔性阻隔作用,无形地将长通道分隔为烟气气流来源区、空气涡塞过渡区、空气涡塞区和安全区。空气涡塞区有效地将烟气气流阻隔在其来源一侧的长通道内,使空气涡塞区另一侧为无烟气流污染的安全区,从而使受烟气污染一侧的人流通过不存在任何有形阻碍的空气涡塞区,而进入空气涡塞区另一侧的长通道安全空间内安全疏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可再生的电石渣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负压引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