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通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909.X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池强;齐丽华;李炎华;吉玲康;胡美娟;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C37/28 | 分类号: | B21C3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产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焊缝大口径三通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三通是一种常用的管道配件,在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建设中,大口径三通(目前最大口径三通直径达1219mm)的应用逐渐增加。目前,三通的制造过程主要是采用合适的管坯,通过压拔过程形成三通支管,从而生产三通产品。对于直径较小的三通,可采用无缝钢管,通过冷、热挤压成形的工艺制造。对于直径600mm以上的三通,由于没有合适的无缝钢管坯,故通常采用焊制管坯,采用热挤压成形的方式制造。
具体来讲,焊制管坯热挤压生产三通的过程是:(1)钢板经卷制焊接后形成管坯;(2)将管坯加热后置于三通模具中,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完成三通支管处鼓包的过程,此过程可能需反复进行多次,也就是说,管坯要进行多次加热;(3)鼓包处开孔,进行支管的热压拔过程,此过程也需对管坯多次加热;(4)三通整体热处理。
从以上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焊制的管坯在制造三通的过程中,管坯及其焊缝要经历数次加热和冷却过程,材料组织和性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另外,在热挤压过程中,管坯焊缝要经历多次变形,这也对焊缝性能带来了影响。多次加热会导致焊缝组织变化较大,容易出现强韧性降低,甚至低于工程标准的问题;挤压变形则容易导致焊缝出现裂纹。
采用管坯制造热挤压三通,无法避免焊缝的多次热加工和加载变形。随着管道输送压力的提高,三通管材和焊缝的强度等级不断提高,焊缝对热加工和受力变形更加敏感,这就增加了高强度大口径三通的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消除多次热加工对焊缝质量带来影响和避免焊缝承受三通挤压制造过程带来应力的三通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通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第一板坯加热后放置于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中,并在凸模的作用下形成三通上半带支管部分;所述凸模具有板坯压缩端和三通主管成型体;
将第二板坯加热后放置于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中,并在凸模的作用下形成三通下半不带支管部分;
将所述三通上半带支管部分和所述三通下半不带支管部分焊接,形成双焊缝大口径三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坯和所述第二板坯的宽度大于三通主管的直径;所述第一板坯的宽度大于第二板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坯的宽度是0.55πD~0.8πD;所述三通上半带支管部分的横截面周长是0.5πD,所述D为三通主管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下半不带支管部分的横截面周长是0.5πD,所述D为三通主管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主管成型体为半圆形柱体;
所述板坯压缩端为长方体,且长度大于三通主管成型体半圆形面的直径;
所述板坯压缩端的最大横截面固定在三通主管成型体的长方形截面,并在半圆形面的两端等距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凹面为呈U形,从凹面的两端平行向外延伸出两条凹模内壁,且凹模的凹面的底部中心竖直向外有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深度为2倍的三通主管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凹面呈半圆形,从凹面的两端平行向外延伸出两条凹模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深度为三通主管半径+20mm~三通主管半径+50mm。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主管成型体半圆形面的半径、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凹面的半径和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凹面的半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和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焊接的2条焊缝分别位于三通主管上距支管开口方向90°和270°处,方向与三通主管开口方向平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焊缝大口径三通制造方法,可制造双焊缝大口径三通,可消除多次热加工对焊缝质量带来的影响,同时可避免焊缝承受三通挤压制造过程带来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a为三通用凸模结构的正视图;
图1b为三通用凸模结构的侧视图;
图2a为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结构的正视图;
图2b为三通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结构的剖视图;
图3a为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正视图;
图3b为三通不带支管半部分凹模的剖视图;
图4a为三通上半带支管半部分的正视图;
图4b为三通上半带支管半部分的侧视图;
图5a为三通下半不带支管部分的正视图;
图5b为三通下半不带支管部分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9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