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自毁硬盘功能验证及数据残留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458.X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香芬;付桂翠;姚金勇;张栋;谷瀚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29/08 | 分类号: | G11C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自毁 硬盘 功能 验证 数据 残留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固态自毁硬盘功能验证及数据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析固态自毁硬盘功能及结构,包括SATA接口固态硬盘、自毁控制器软硬自毁指令结构、固态硬盘结构及存储器读写方式,确定自毁控制器在软自毁指示下,通过CPLD/FPGA向SATA接口发送自毁指令对固态硬盘进行数据擦除,硬自毁指示下,通过CPLD/FPGA将升压电路的高压通过继电器阵列轮流将FLASH存储器销毁;确定FLASH存储器的型号和数目、升压电路输出的高压具体值、继电器阵列信息;
步骤二:写入特征“检测指纹”;“检测指纹”由具有特定模式的数字串列构成,有一定规律性,如对于4K字节的页,每个“检测指纹”的长度由128个字节组成,分别是页首标记8个字节、相接数据字段#8个字节、逻辑块地址字段4个字节、重复数据字段#48个字节、校验各字段8个字节、引导字段8个字节、位组合字段44个字节;在每页中重复写32次,写满“检测指纹”,这样“检测指纹”便于确定、重建以及统计,以确定FLASH芯片中残存数据率,“检测指纹”中还包含一个128字节识别码,利用这个识别码以区别不同的“检测指纹”集合;例如,以页重复写入的“检测指纹”都将会有相同的识别码;由于不同的固态硬盘,其内部闪存芯片的数据分配和储存的方式不相同,有些固态硬盘将连续字节储存在不同的芯片中,另一些固态硬盘在首先反转数据再将其写入;故采用的“检测指纹”具有特性的结构,其作用类似于真实的指纹,用于证明数据的存在性,通过IO写操作指令写到FLASH中;IO
步骤三:软自毁控制功能验证;执行软自毁指令,软自毁后,拔下固态硬盘,插入到带有SATA接口的PC机,进行直接数据读取,检测硬盘数据是否为空;如为空,则证明自毁控制器软自毁功能正常,否则软自毁功能失效;自毁控制器工作时有两种状态:成功与失败,故符合“伯努力试验”,假定伯努力试验为n次,在这n次试验中成功次数为k,则伯努力试验成功概率,即自毁控制器成功执行任务的可靠度:p=k/n;按需求进行n次重复操作以验证软自毁功能的可靠性;
步骤四:软自毁后“检测指纹”数据恢复;通过信息重组算法编程从SATA接口对SSD的FLASH存储数据进行恢复,恢复“检测指纹”数据,也能采用专门针对固态硬盘的PC3000-FOR-FLASH(V5.0)专业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检测指纹”的数据还原;
步骤五:软自毁数据残留特性检测;通过IO读操作指令,向FLASH控制器发送读值令,FLASH控制器接收读命令并将指令传递到NAND FLASH各个区、块到页,读取整页的数据;
步骤六:硬自毁控制功能验证;由于硬自毁具有破坏性和不可恢复性,故采用模拟验证法;断开SATA接口,在继电器阵列输出端,接入与继电器数目相同的等效阻性负载,通过A/D转换机数据采集连接到示波器,向自毁硬盘控制器发送硬自毁信号,观测示波器波形是否轮流将高压加到相应的负载上,验证自毁控制器硬自毁控制功能,对硬自毁操作进行测试n次,计算硬自毁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步骤七:硬自毁数据残留特性检测;采用进行基于破坏性物理的失效分析,深入FLASH存储器内部晶片级检测数据不可恢复性;执行硬自毁指令,指令执行完毕后,将FLASH存储器芯片逐片拆下,然后清除FLASH芯片管脚的焊锡,之后,进行基于破坏性物理的失效分析,最后得出存储器数据残留特性验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自毁硬盘功能验证及数据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IO写操作指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指令向FLASH控制器发送写指令;
步骤202:FLASH控制器接收写命令;
步骤203:将指令传递到NAND FLASH各个区块;
步骤204:根据写指令将“检测指纹”重复写到指定的页;
步骤205:将“检测指纹”数据(页)及识别码写到指定的块、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自毁硬盘功能验证及数据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软自毁数据残留特性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指令向FLASH控制器发读命令;
步骤502:FLASH控制器接收读命令,并将指令传递到NAND FLASH各个区块;
步骤503:FLASH接收指令选择指定的页;
步骤504:读取整页的数据;
将读取后的数据与事先写入的检测指纹数据进行比对,检测“检测指纹”软自毁后数据残留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态自毁硬盘功能验证及数据残留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所述的硬自毁数据残留特性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用3~10倍显微镜对芯片进行外观检查,有无裂纹、分层、夹杂物,观察FLASH存储器外表损坏程度;
步骤702:对FLASH存储器内数据进行阻抗特性测试,测量每个管脚对电源和地的阻抗特性并与良片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芯片损毁时,阻抗将发生较大改变,初步确定内部烧毁部位;
步骤703:对器件开封,通过显微镜内部目检,观察记录存储器件引脚与芯片间连线和键合丝的状态,与正常芯片内部形貌进行比对,初步评估自毁对这些结构的破坏性;
步骤704:利用扫描电镜进行材料成份分析,与正常存储器芯片数据特征流材料对比,验证芯片中的数据残留性;用500倍以上的显微镜进行切片金相分析,观察记录器件内部晶片损毁后的形貌,与正常晶片的内部形貌进行比对;
步骤705:芯片内部晶片数据存储单元逻辑损坏程度分析,通过C-V测量、除去钝化层、除去氧化层显微分析,验证芯片中的数据残留不能被晶片级反向工程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4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