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壳模具及电池壳注塑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437.8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路俊斗;齐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陈俊斌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具 注塑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模具及电池壳注塑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因塑料电池壳质量轻,成型快,成本低廉,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酸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注塑自动化生产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推行。请参考图4和图5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池壳生产制造采用拉出的形式,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拉杆21设有大端和小端。面板1、水口推板2、水口板3和A板4均设有导孔,大端可穿过面板1、水口推板2、水口板3设有的导孔。A板4设有导孔分两段,拉杆21的大端能沉入一段,另一段是小端穿过并由螺栓18旋合与推板5连接。开模时拉杆21向下运动,在第三固定螺丝14的限位使A板4停止运动,电池壳12罩在镶件10上与A板4分开,在拉杆21大端被A板4限定时限定拉杆停止向下运动,与拉杆21连接的推板5也相应停止向下运动。在注塑机动模板继续向开模方向运动时,推板5挡住电池壳12与镶件10脱离,取出电池壳10。此实施例中由大拉杆拉动推板从而推出电池壳的电池壳结构,在一些小的电池壳中因电池壳的模具中受到电池壳设计的限制使得大拉杆较短,电池壳取出的空间受大拉杆长度的影响,电池壳取出的空间不能开的太大,开出距离较小,无法使用机械手取出电池壳;如果加长大拉杆,就会使模胚厚度增加,增加模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壳注塑件取出的空间大,利于机械手取出电池壳注塑件的电池壳模具及电池壳注塑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壳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开模状态下,所述定模和动模完全分离,所述动模沿开模方向的反向将注塑件推出。
所述动模包括推板、固定板、底板、顶杆、拉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固接,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拉板锁于所述固定板;所述顶杆顶端设有凸台并攻有螺牙,所述顶杆底端攻有螺牙;所述推板设有凹槽且凹槽设有连接孔;所说述顶杆凸台嵌入凹孔并由螺栓穿过连接孔旋接。
一种电池壳注塑件的推出方法,开模状态下,所述定模和动模完全分离,所述动模沿开模方向的反向将注塑件推出。
包括如下步骤:1)拉动底板及与注塑机顶柱旋合的顶杆,在A板与电池壳注塑件分开的距离达到机械手取电池壳注塑件的距离后停止开模运动;2)注塑机顶柱顶着顶杆推动推板,推出电池壳注塑件,再由机械手将电池壳注塑件取出;所述步骤1)中固定板和底板由第一固定螺丝固接,镶件固定在底板上,镶件、固定板、底板在运动时共同运动;所述步骤1)中水口板与A板由第二固定螺丝固接,在往开模方向运动时,水口板一侧设有的第三固定螺丝运行到水口拉板一端并相抵,第三固定螺丝的限位使A板停止运动,电池壳注塑件罩在镶件上与A板分开。
一种电池壳注塑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注塑2)开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拉动底板及与注塑机顶柱旋合的顶杆,在A板与电池壳注塑件分开的距离达到机械手取电池壳注塑件的距离后停止开模运动;步骤二、注塑机顶柱顶着顶杆推动推板,推出电池壳注塑件,再由机械手将电池壳注塑件取出;所述步骤一中固定板和底板由第一固定螺丝固接,镶件固定在底板上,镶件、固定板、底板在运动时共同运动;所述步骤一中水口板与A板由第二固定螺丝固接,在往开模方向运动时,水口板一侧设有的第三固定螺丝运行到水口拉板一端并相抵,第三固定螺丝的限位使A板停止运动,电池壳注塑件罩在镶件上与A板分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推板连接,开模时所述定模和动模完全分离,定模与动模不受顶杆长度的影响,能开出利于机械手取出电池壳注塑件足够大的空间,顶杆在注塑机的作用下沿开模方向的反向推动推板顶出电池壳注塑件,并由机械手取出电池壳注塑件,生产效率高;采用推杆沿开模方向的反向推出电池壳注塑件避免模胚厚度增加,从而增加模胚成本。所述拉板锁于所述固定板,控制顶杆推动推板推出的距离,防止推板推出距离过大从而从导柱上掉下。
进一步,所述顶杆顶端设有凸台,及所述推板设有凹槽,所述顶杆凸台嵌入与凸台对应的凹槽,防止顶杆在运作时旋转造成连接不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A板与推板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最后一次开模的整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次开模的整体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