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343.0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寒 |
主分类号: | C12N11/02 | 分类号: | C12N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光合 细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沼泽、池塘、湖泊、河流、水沟、海洋及土壤中,忍耐高温、高盐及低温、低盐的能力特别强,甚至在90℃高温的温泉中,在含30%盐分的盐湖里,在深达2000米的深海里,在南极冰封的海岸上,都能找到光合细菌的踪迹。
光合细菌的应用性研究和生产性研究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日本研究得较早,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学家观测了高浓度的粪便污水自然放置时菌数的变化,首先揭示了自然界的有机污水是通过微生物的生态学演替而被净化的。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了光合细菌的菌体对家禽、家畜及鱼、虾、蟹、贝的幼体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提高成活率的作用,从而为光合细菌菌体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我国对光合细菌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仅限于菌种的分离和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后来许多专业人员又进行了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1987年上海水产大学张道南等人将其应用到虾类育苗上,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成活率提高了19.3%,变态率提高了18.5%。现在,光合细菌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营养、促生长、抗病因子和高效率净化养殖污水及对环境和水产动物无毒无害的特殊细菌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与喜爱。因此,它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及水处理有关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光合细菌产品繁多,而这些光合细菌产品中,生产技术工艺更是呈多样化,而且大多产品都是液体状的,在产品的储存、运输流通过程存在诸多不便。
申请号为94118491.9的“固态光合细菌技术”,该发明提出以深层无污染土壤为基料,并辅以轻质碳酸钙和糖浆、牛肉膏、酵母膏、复合维生素B和多种无机盐等可溶性营养物质,按一定配比组成固体培养基,经分别单独灭菌后接种常规方法培养的液体光合细菌,运用浅层或薄层固体发酵工艺,在光照为1000-1200lux和温度为26-30℃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并经干燥处理和粉碎而得到固态光合细菌制剂。
申请号为98119850.3的“固态光合细菌”,该发明选择稻壳粉无纺布和振动流化低温干燥工艺,使菌体在不失去活性的条件下休眠,制成的固态光合细菌成品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
申请号为200610018362.9的“光合细菌的固定化方法”,该发明选择粒度为120目~200目的沸石粉,按质量比为1∶0.03~0.05∶0.2~0.3的比例加入粘度为500-1000mpa·s的海藻酸钠和光合细菌浓缩液,混和拌匀,制粒,置于浓度为20g/L~40g/L的CaCl2溶液中硬化,清水漂洗后得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豆粕粉来做干燥吸附剂。
(2)使用选择颜色鲜紫红,浓度为30亿/毫升的液体状光合细菌成品做载体。
(3)按液体状光合细菌∶豆粕粉=1∶1的比例,用豆粕粉将液状光合细菌吸附起来。
(4)将已吸附液体状光合细菌的豆粕粉放置在低于38℃环境下烘干至固体物含水量底于12%即得粉状固体状光合细菌产品。
(5)按量包装起来成成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备工艺简单、易实施。
2、通过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固体状光合细菌产品不容易感染杂菌、细菌质量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农业种植、废水处理以及观赏鱼饲养等领域。
3、通过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固体状光合细菌产品在储存、保质期上大幅度延长了。
4、通过本发明生产出来的固体状光合细菌在运输流通过程当中都十分便利。
5、实施本发明灵活方便,产品生产成本低、效果佳,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一种固体状光合细菌的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豆粕粉来做干燥吸附剂。
(2)使用选择颜色鲜紫红,浓度为30亿/毫升的液体状光合细菌成品做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寒,未经何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