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染整废水处理的厌氧折板流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299.3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田晴;李方;钟启俊;徐飞;叶萌;魏爽;徐海超;毕深涛;金诚;张丹丹;毛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染整 废水处理 厌氧折板流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用厌氧折流反应器。
背景技术
染整行业是工业排放行业中的大户,所排放的废水数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pH值变化范围大、可生化性较差,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随着新型化学纤维、仿真丝、印染整理技术的发展,染料及其新型助剂等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也大量进入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使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的去除效率明显降低,脱色效果欠佳,易引起出水水质的波动。现在还没有一种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的生物处理装置应用到印染污水的处理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染整废水处理的厌氧折板流反应器,构造简单,具有良好的污泥截留性能、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优良的水力流态,在处理染整废水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染整废水处理的厌氧折板流反应器,包括箱体、中挡水板、折流室和沉淀池。所述的箱体中竖直均匀安装有若干块隔板将箱体分隔成若干个折流室,所述的折流室内竖直方向安装有中档水板,中档水板下端连接有折流板;所述的折流室上流方向内部布置填料层,填料层选用复合材料或弹性填料组合,悬挂的方式放置至填料层,均匀布置于折流室内,填料体积为所在折流室有效容积的30%~60%;所述的上流方向折流室的底部铺设有厌氧颗粒污泥层;所述的最末端的折流室的出水侧通过隔板设置一个回流室,而回流室后面设置沉淀池。
所述的回流室的内壁中部设有回流出水口,所述的厌氧折板反应器进水隔室设置回流进水口。
所述的回流出水口和回流进水口通过低扬程、高流量回流泵、管道或者结构廊道联通。
所述的折流室的数量与废水水质相配。
所述的折流室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沼气收集口,所述的折流室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排泥口。
所述的填料层中填装有复合填料或弹性填料。
所述的折流板与中挡水板之间成135°的夹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整废水处理用厌氧折流反应器,设计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控制折流室的高度,利用折流室较小的面积以控制废水在折流室的上升流速,各折流室相对独立,反应器具有推流性质,处理效率高;(2)折流板的底端靠近上流方向折流室的中部,使得废水通过折流室底部中心进入,提高折流室的进水的均匀性针;(3)通过在上流方向折流室中、上部设置复合填料或弹性填料,使絮状微生物在填料上附着,有利于脱色微生物的固定,可有效提高系统内微生物浓度;(4)系统启动时接种颗粒污泥,实现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快速启动;(5)设置回流室,通过内循环作用改善系统水力条件,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水力死角小,容积利用率高,无返混现象,同时达到稀释进有毒物质、提高抗冲击负荷目的。根据不同水质条件,通过内循环控制废水在上流方向折流室上升流速为0.5~10m/h;(6)回流室设置于折流室和沉淀池的中间,减小回流对厌氧折板反应器最后一格的扰动,也不会因为回流而增加沉淀池的表面负荷;(7)设置沉淀池可以有效分离出水所带出的污泥,并回流至系统没,有效保证了系统内的污泥浓度;(8)沉淀池与厌氧折板反应器箱体的一体化设计,使工艺流程整体结构紧凑,节约用地,适合新建和改建的处理系统;(9)通过选用低杨程、高流量内回流泵,可以节省能耗;(10)设置沼气口收集沼气生物能,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观公园式地表径流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轿车前碰撞横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