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225.X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浩司;古贺升;尾鹫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41M5/30 | 分类号: | B41M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陆惠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热敏 记录 介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和制备该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方法。
相关领域的描述
IC卡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到商业活动的许多方面。实际上,它们被用作各种各样的卡(例如,现金卡、信用卡、预付卡和ETC卡(电子收费系统));用于运输设施(例如,火车和公共汽车);用作数字广播、第三代移动电话等的附属卡(affiliate cards);用于图书馆服务台;以及用作学生ID卡、职工ID卡、基本居民登记卡等。同时,被处理的IC卡的量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多样化而日益增多。
鉴于此,迫切需要建立再循环型社会,其中,通过重新考虑涉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规模处理的当前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以促进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再循环,减少材料消耗并产生较小的环境负担。
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措施,可以使用电子信息记录模块嵌入式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以减少被处理的产品的量,其中,该电子信息记录模块包括电子信息记录元件(在下文中可称为“IC芯片”)和天线电路。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重写存储在IC芯片中的信息,在其表面上将信息显示为可视图像和被重复使用。
这样的电子信息记录模块嵌入式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作为指示片(instruction sheet),如操作片、零件管理片和过程管理片已经应用于制造业中。实际上,存在重复进行的循环,包括围绕杆状部件缠绕指示片或将其插入卡盒中并重写该指示片的内容。
当图像在其上形成或从中擦除时,打印机的加热设备(例如,热敏头、擦除条、擦除辊和擦除板)压向指示片。因此,必需进行指示片(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的重写,以便不破坏电子信息记录模块。此外,期望指示片是柔性的并显示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当置于工作台表面的标签被拾取时,该标签可能弯曲,并且,标签被从支架中取出。因此,要求标签中的IC芯片部分具有对抗弯曲的机械耐用性。另外,介质被制成柔性的,以便提高操作,如拾取介质的效率。
而且,从改进与热敏头的密切接触性能以便得到高质量图像的观点来看,使介质有柔性是重要的。
如果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表面具有凹凸部分和不平坦,则热敏头与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表面接触不充分,因此,由于空气的绝热效应,热不能在其表面充分传导。结果,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不能迅速冷却,导致显色失败(未打印的图像部分等),并且,在难以迅速冷却的部分不能获得期望的显色。
此外,较厚的可逆热敏记录介质不利地影响柔性并减少可堆叠于打印机堆纸器中的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数目。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可重写的记录介质),包括具有可逆热敏记录层的可重写片和具有IC芯片和天线电路的电子信息记录模块的集成组件,其中,利用粘合剂将具有与IC芯片配合的开口的核心片(core sheet)粘结在可重写片和电子信息记录模块之间(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9-173013号)。
然而,由于用于修正电子信息记录元件不平坦性的片被提供在介质里面,因而,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变得更厚,这不利地影响柔性并减少可堆叠于打印机堆纸器中的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数目。
作为降低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厚度的提议,提出了可逆热敏记录介质,包括IC卡模块,其具有衬底安装在该衬底上的IC芯片,其中,凹入部分形成在用于覆盖IC芯片的保护构件的表面上,并且,在保护构件与IC芯片之间形成间隙,以防止保护构件直接与IC芯片接触(参见JP-A号11-11060)。
然而,在尝试减小可逆热敏记录介质的厚度中,要求凹入部分相对地深。深的凹入部分导致保护构件表面和凹入部分底面之间大的不平坦性。因而,树脂完全填充凹入部分的可能较小,因此,在利用涂布机将树脂施用到其上已经形成凹入部分的保护构件表面上时有可能留下气泡。
通过参考图1A到1D,以下详细地进一步描述该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