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CO2捕集的复合吸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134.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波;杨玉敏;宋业恒;时东兴;李克文;贺晓江;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3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催化裂化 再生 烟气 co sub 复合 吸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胺(氨)类化合物为基础的CO2捕集的复合吸收剂,特别涉及一种以空间位阻胺为主要组分的用于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CO2捕集的复合吸收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对CO2吸收技术及相应吸收剂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外各大公司开发的CO2捕集技术主要有MEA(单乙醇胺)法、DEA(二乙醇胺)法和K2CO3法等。这几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工艺较为成熟,但MEA法和K2CO3法的能耗高,腐蚀性强,损失大。DEA法的反应性差,吸收速率慢。目前处于试验阶段的氨水吸收剂存在氨气易泄露,氨气与CO2的分离和吸收产物对管线产生堵塞,以及氨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多胺类吸收剂对CO2的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解吸能耗低,但吸收剂本身易化学降解,易氧化变质,且成本相对高。中国专利CN1091332A公开了一种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碳及硫化物的复合胺类吸收剂,该吸收剂的主剂为N-甲基二乙醇胺(MDEA),含量为20~60%,其余的胺类为哌嗪,二乙醇胺和N-甲基一乙醇胺等,该复合胺类吸收剂适用于合成氨原料气、煤气、天然气等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脱除,能耗相对较低,净化度高,但吸收率低,常压下效果差。中国专利CN1354036A公开了一种回收低分压二氧化碳的复合胺溶剂,其是以一乙醇胺(MEA)水溶液为主体,优选添加了活性胺、抗氧剂和缓蚀剂等,组成了适用于捕集低分压CO2的复合胺溶剂,但主要用于合成氨尾气、天然气等组成相对单一的体系,难以适用于含NOX、SOX、粉尘等组成复杂、杂质多、温度高的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CO2的吸收减排。美国专利USP7759285公开了一种CO2气体净化剂,所述的CO2复合吸收剂由丝氨酸、丝氨酸盐或丝氨酸酯等组成,此类吸收剂的吸收速率较快,吸收容量较大,但吸收剂的成本高,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公开号为CN1660469A和CN1660470A的中国专利均是采用空间位阻胺与单乙醇胺的复合物作为吸收剂,两者的摩尔比为1∶1.2~6.5;添加的抗氧剂为酒石酸钾钠、酒石酸锑钾、磷酸钠、钼酸钠等;添加的缓蚀剂为硝酸钠、亚硝酸钠、磷酸钠、亚硫酸钠、钒酸钠、钒酸钾、铬酸钾、钼酸钠、钨酸钠等。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吸收剂有空间位阻胺、多乙烯多胺、氨水及活性MDEA等,本发明的吸收剂则以空间位阻胺为主剂,其中再加入活化剂仲胺或伯胺,以提高其吸收容量,加快吸收速率。考虑到FCC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以及少量的SO2与SO3等强腐蚀性酸性气体,因此需在吸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不同于中国专利CN1660469A和CN1660470A中所述的抗氧剂及缓蚀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吸收剂吸收速率慢,或再生能耗高,或对设备腐蚀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CO2捕集吸收剂,该吸收剂具有良好的吸收速率与吸收容量、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再生能耗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吸收剂,其由以下组分组成:
(a)10~70重量%空间位阻胺;
(b)1~25重量%活性胺;
(c)0.05~5重量%的缓蚀剂;
(d)0.05~5重量%的抗氧化剂;
(e)10~85重量%溶剂。
上述百分含量以复合吸收剂总重量计,复合吸收剂中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0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