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100.7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旭东;孟祥铠;钮建良;李纪云;盛颂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34 | 分类号: | F16J15/34;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回流 功能 端面 接触 机械 密封 | ||
1.一种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包括机械密封的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的一侧为高压侧即上游,所述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的另一侧为低压侧即下游,所述端面的下游设有光滑平面的环形密封坝,在所述动环或静环中至少一个密封端面上设有多组流体型槽,所述流体型槽沿端面周向呈周期性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型槽由引流槽与泵送回流槽复合构成,所述引流槽的平均槽深大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平均槽深;所述引流槽设置在所述端面的上游,且与密封介质相连通;所述泵送回流槽是具有飞鸟翼翅外形结构特征的型槽,槽深呈中间深两边浅的变化规律;所述泵送回流槽由迎流部分的下游泵汲槽和背流部分的上游泵送槽构成,所述下游泵汲槽和上游泵送槽的交界处为泵送回流槽的中部;所述泵送回流槽的中部与所述端面的下游有一间距,所述泵送回流槽的两边末端与所述端面上游有一间距;所述泵送回流槽和引流槽之间的非开槽区域构成密封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槽深为10~30μm,沿径向流向槽深逐渐变浅,斜度为2~1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沿流动方向的两侧壁型线为螺旋线、圆弧线或直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槽深沿周向方向呈中间深、两边浅的渐变,槽深变化范围为1~10μ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槽深沿径向方向从高压端到低压端发生渐变且逐渐变浅,槽深变化范围为1~10μ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槽深沿周向方向呈中间深、两边浅的渐变,且沿径向方向从高压端到低压端发生渐变且逐渐变浅,槽深变化范围为1~10μm。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槽深变化呈直线渐变,槽深变化范围为1~10μm。
8.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槽深变化呈抛物线渐变,槽深变化范围为1~10μm。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回流功能的型槽端面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回流槽的两边末端距离所述端面上游的间距为0.05~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1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