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923.8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孔凡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目录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操作维护中心(OMC)中,各个网元都需要上传性能文件,因为网元众多,且网元上传性能文件的频率很高,因而很容易造成文件堆积,即一个目录下,子目录或者文件太多,会导致对该目录中子目录或者文件的操作性能降低,甚至失败,比较常见的失败包括:文件传输失败、显示磁盘目录文件失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有如下两个方法:
第一,在网管人员发现对目录中子目录或者文件的操作性能降低或者操作失败的问题后,对目录进行维护,删除该目录下的部分文件;
第二,设置一个定时脚本,用于定时删除目录下的一些文件,从而对该目录进行维护,减少该目录下的文件数量。
目前也有以存储空间为监控对象进行告警的,但是对存储空间的监控并不能防止目录下的文件数量过多,所造成的对该目录中子目录或者文件的操作性能降低的现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对于上述第一种解决方法,在发现问题后,对目录进行维护,删除该目录下的部分文件,这是一个亡羊补牢的方法,实际已经对OMC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
对于上述第二种解决方法,设置一个定时脚本,以定时删除目录下的一些文件,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定时脚本存在失效的可能,并且通常情况下定时脚本的失效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造成对该目录下的文件操作失败,网元的性能文件不能及时传到网管,进而造成严重后果。
并且,删除文件时一般是按照文件的生成时间来删除,删除时间比较久的文件,而有些时候,用户并不希望系统自动删除这些文件,可能需要留着以后备查。
即使自动删除文件是删除具有某种特征的文件,例如删除文件后缀名为pm的性能文件(如a2011071405307.pm),并不排除在某些时候,由于用户的误操作或者其他原因,目录中包含了很多不具备该特征的文件,这些文件无法被自动删除,导致目录下文件太多,对目录下文件的操作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和装置,用于尽量避免文件目录下的元素过多造成对文件目录的操作性能降低甚至失败的问题。
一种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定时对文件目录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确定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
确定所述总数量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在确定为是时,发出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目录下的元素过多。
一种文件目录的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定时对文件目录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确定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
告警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总数量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在确定为是时,发出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目录下的元素过多。
本方案中,定时对文件目录进行扫描,在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发出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目录下的元素过多,提醒用户可以针对该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尽量避免文件目录下的元素过多造成对文件目录的操作性能降低甚至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目录扫描及告警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在文件目录下的元素过多时进行告警,以提醒用户可以针对该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尽量避免文件目录下的元素过多造成对文件目录的操作性能降低甚至失败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本方法中,定时对文件目录进行扫描,在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超过一定阈值时,发出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目录下的元素过多。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件目录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定时对文件目录进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确定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
这里,文件目录下的元素包括该文件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或文件。本发明中的文件可以是网元上传的性能文件等。
步骤11:确定该文件目录下的元素的总数量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在确定为是时,发出告警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目录下的元素过多。
这里,预先设定的阈值为大于0的整数。
较佳的,本方法进一步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