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836.2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M·汉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J.艾伯施拜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装置 | ||
1.热交换装置,特别是用于燃料驱动的车辆加热器,该热交换装置具有在纵轴线(L)的方向上延伸的、钵形的热交换器壳体(12),该热交换器壳体具有周边壁区域(14)和在周边壁区域(14)的一个末端区域(18)中的底壁区域(16),在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内构成用于载热介质的流动空间(30),该流动空间包括周边流动空间(32)和与周边流动空间连通的底部流动空间(34),所述热交换器壳体(12)包括第一壳体件(36)和第二壳体件(38),该第二壳体件和第一壳体件(36)一起包围限定流动空间(30),所述第一壳体件包括外周边壁(40)、内周边壁(42)、在所述一个末端区域中连接在内周边壁上的内底壁(46),所述第二壳体件包括在所述一个末端区域中与外周边壁(40)连接的或可连接的外底壁(6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周边壁(40)上设置载热介质入口(48)和载热介质出口(5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载热介质入口(48)和载热介质出口(50)在周边方向上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件(36)在内周边壁(42)和外周边壁(40)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沿纵轴线(L)的方向延伸的分隔壁(52、54)。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在周边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分隔壁(52、54)限定与载热介质入口(48)连接的第一周边流动空间区域(56)和与载热介质出口(50)连接的第二周边流动空间区域(58)。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件(36)在内底壁(46)的向着底部流动空间(34)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凸起(60)。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凸起(60)在从第一周边流动空间区域(56)至第二周边流动空间区域(58)的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件(38)在外底壁(62)的向着底部流动空间(34)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凸起(70)。
9.根据权利要求6和8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凸起(60)和与所述第一引导凸起相配的第二引导凸起(70)优选相互接触地在相同的方向上在底部流动空间(34)中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件(38)在外底壁的外边缘区域(64)中具有连接边缘区域(66),用于第二壳体件(38)在第一壳体件(36)的外周边壁(40)上的对流体密封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缘区域(66)构造成环形的,并且嵌入到外周边壁(40)中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的热交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件(38)具有至少一个延伸到周边流动空间(32)中的、并且优选接触外周边壁(40)或/和内周边壁(42)的引导肋(74)。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从第二壳体件(38)的外边缘区域(64)引出的引导肋(74)。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件(36)由金属材料、优选由铝材料制成,或者/并且第二壳体件(38)由塑料材料制成。
15.车辆加热器,其包括燃烧器区域和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热交换装置(10),该热交换装置用于将在燃烧器区域中产生的燃烧热传导给载热介质、优选液态的载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艾伯施拜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J.艾伯施拜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8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