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829.2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武;谈遂;蒋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5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中南大***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压 预应力 桥梁 施工 方法 | ||
1.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对底部钢板预先施加预应力;
②安装底部钢板;
③在底部钢板底部沿桥梁纵向有垂直钢板设置的折线形钢板,折线形钢板与底部钢板连接为一体;
④在底部钢板上设置有张拉钢筋时用来固定钢筋的固定夹具,在底部钢板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⑤在底部钢板上安装浇注桥梁板用模具,模具安装在固定夹具外;
⑥在底部钢板上设置孔管、面板钢筋以及预埋件;
⑦在模具内整体浇注混凝土;
⑧养护成型后拆卸模具和折线形钢板,即得到现浇预压预应力钢筋砼与底部钢板相结合的预压预应力桥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的张拉预应力钢筋步骤在进行完步骤⑤以后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部钢板上纵向或/和横向等距离焊接有钢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形钢板通过多块钢板折形焊接、胶结、螺栓连接、铆钉锚固连接或者卡套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形钢板的所有折弯点均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形钢板折弯点间隔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折弯点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形钢板通过整块钢板等距离折弯形成;或者折线形钢板的所有折弯点均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或者折线形钢板折弯点间隔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折弯点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形钢板通过整块钢板不等距折弯形成;或者折线形钢板的所有折弯点均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或者折线形钢板折弯点间隔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折弯点与底部钢板焊接或者胶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压预应力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孔管为波纹管;或者孔管为分段的管件,各管件通过相互套接连接、焊接连接、胶接连接、端头伸出铁丝相互绑扎后在外层涂抹砂浆连接、通过铆钉连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套接在连接环箍内连接;或者折线形钢板的上部设置有孔洞;或者孔洞为圆孔、椭圆形孔、条形孔或者菱形孔;或者孔洞设置有一排或者两排或者多排;或者底部钢板底部设置有一块、两块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或者两块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的间隔尺寸为1m-2m;或者折线形钢板的高度为0.5m-1m;或者两块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相互平行设置;或者两块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并排设置或者错位设置;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等距离间隔设置;或者多块折线形钢板不等距间隔设置;或者固定夹具固定底部钢板长度的1/3长度的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中大建科土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8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自然力逆流行驶的捞冰船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的离合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