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703.5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姚金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政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堵塞 通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工程爆破在普通情况下,主要采用现场泥土、炮灰等自然材料进行炮孔堵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地下井巷掘进等爆破环境,难以获得堵塞材料,几乎都采用无堵塞爆破,造成爆破炸药用量增加、爆破效果差、爆破成本高,爆破飞石、爆炸冲击波增大、有毒气体含量增加、爆破危害效应加剧,爆破安全难以保障,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及其制备方法,产品适用范围广,产品生产及使用安全可靠,同时有效降低爆破成本,保障爆破安全,降低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包括以下组分:矿石粉、密度调节剂、粘联剂和保水剂。
所述产品组分的重量份比为:
矿岩粉:30~90,
密度调节剂:0~40,
粘联剂:1~2,
保水剂:0.1~0.5。
所述产品组分的重量份比为:
矿岩粉:50~70,
密度调节剂:0~40,
粘联剂:1~1.2,
保水剂:0.2~0.25。
所述矿岩粉为江沙、砂岩粉、辉绿岩粉、玄武岩粉、重晶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密度调节剂为膨胀珍珠岩粉、陶粒、玄武岩粉、重晶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粘联剂为高分子速溶胶粉。
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矿石粉经破碎、过筛;粘联剂加水后溶解,得到溶解液,将所述过筛后的矿石粉与所述溶解液在完成第一次搅拌,得到混合体;
步骤二:将保水剂与步骤一完成后的混合体完成第二次搅拌,得到混合体;
步骤三:将密度调节剂过筛后,与步骤二完成后的混合体完成第三次搅拌,出料后即得爆破堵塞通用炮泥。
所述步骤三完成后的爆破堵塞通用炮泥通过防渗防滑材料包装成型。
所述步骤一中矿石粉经破碎、过筛后其粒径不大于0.5mm,粘联剂与水重量比为:1:15 ~25。
所述步骤三中密度调节剂过筛后,其粒径不小于0.5mm,不大于3mm。
本发明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原材料无毒无害,产品适用范围广,适用岩土爆破、拆除爆破以及瓦斯、煤尘、高温、高硫等特殊环境下的爆破。
2)、产品生产无毒无害,无环境危害。由于本产品的封堵集能作用,本发明产品一经使用,能减少15%左右的炸药用量,可大大降低爆破直接成本, 同时减少爆炸有害气体生成, 明显改善生产作业环境,降低环境污染。
4)、本发明产品本身安全可靠,不属于爆炸危险品,一经使用可有效降低爆破过程中的飞石、冲击波、振动、噪音、有毒气体多种爆破有害效应, 从而有效保障生产安全。
5)、本发明产品密度调节范围宽,产品密度从800kg/m3到2500kg/m3,小密度适合无水炮孔,大密度适合有水炮孔,从而满足不同环境爆破工程需要。
6)、本发明产品形状可变,可塑性强,同时由于使用保水剂,保质期长。每个产品单体用于填堵单个炮孔,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不增加爆破操作过程的劳动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包括以下组分:矿石粉、粘联剂和保水剂。
矿石粉:80Kg,
粘联剂:1.2 Kg,
保水剂:0.25 Kg,
所述矿石粉为江沙、砂岩粉、辉绿岩粉末、玄武岩粉、重晶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例优选使用辉绿岩粉末,辉绿岩粉末本身密度较大,生产的炮泥用于有水炮孔。
所述粘联剂为高分子速溶胶粉,例如:801建筑类胶粉或者901建筑类胶粉。
一种爆破堵塞通用炮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矿石粉经破碎、过筛,粒径不大于0.5mm。将粘联剂1.2 Kg,水:18 Kg混合,常温下溶解,得到溶解液,将所述过筛后的矿石粉与所述溶解液在常温常压状态下搅拌15-20min,完成第一次搅拌,得到混合体。
步骤二:称取保水剂0.25 Kg,与步骤一完成后的混合体常温常压状态下搅拌3-5min,完成第二次搅拌,得到混合体,所述混合体经搅拌机出料后即得爆破堵塞通用炮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政,未经张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