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375.9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卿 |
主分类号: | B64F1/36 | 分类号: | B64F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母 飞机 升降 助缓器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的是一种,用在机场跑道中的飞机升降助缓器,特别是一种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了一艘外壳从外购进的国产航母,但有些技术问题仍需待攻克和完善,特别是飞机降落时所用的拦阻索,目前世界上此项技术也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所掌控,其他国家设计生产的拦阻索,在使用中刚性大、硬度强容易断损,严重的制约了航母战机的起落安全问题,本发明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能缓解飞机降落时对拦阻索的冲击力,解决了拦阻索因受力大而易断损的不利因素,确保飞机在降落后的停机安全性,现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航母上安装使用这中装置,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填补了此项空白。
发明内容:
本专利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为滚动履带式,整体是由:助缓器驱动器、滚动履带、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助缓器固定舱、电子程控装置六部分组成,是一种专门用在飞机场跑道中的辅助装置,它能辅助飞机快速起飞,且有利于减缓飞机着陆后的行进速度,以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特别是能够克服航母战机在降落后拦阻索拦截时容易断损的弊端。
技术方案:
本专利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为滚动履带式,整体是由:助缓器驱动器、滚动履带、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助缓器固定舱、电子程控装置六部分组成, 其中:助缓器驱动器,是一种动力机械,安装在助缓器固定舱的里部,与主动轮的驱动控制齿合器相结合,功能在于输出动力使滚动履带转动;滚动履带由多个分片组成,分片为长方体,每个分片的前端设有下接合口,后端设有上接合口,每个分片前后接合口连接处都设有连接销母;主动托辊形状为圆柱体,内有一个中间轴,是带动滚动履带的主要装置,安装在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的后部,与助缓器驱动器相结合,边侧有一个驱动控制齿合器;从动托辊其形状为圆柱体,内有一个中间轴,功能在于支撑滚动履带;助缓器固定舱,是一种设在地平面以下的长方形凹槽,滚动履带和一些传动附属装置都安装在里部;电子程控装置,是监控飞机起落的辅助设备,安装在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的后部。
有益效果:
本专利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是一种专门用在飞机场跑道中的辅助装置,不影响其它装备的正常工作,能辅助飞机快速起飞,且有利于减缓飞机着陆后的行进速度,能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特别是能够克服航母战机在降落后拦阻索拦截时容易断损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俯视图。
图2为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整体图。
图3为滚动履带分片图。
图4为助缓器固定舱图。
图5为主动托辊整体图。
图6为从动托辊整体图。
图1中1为飞机、2跑道、3拦截索、4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5跑道中心标志、6边部跑道标志、7拦截索固定点、8航母顶部夹板、22电子程控装置;图2中4为4航母飞机升降助缓器、9从动托辊中心轴、10从动托辊、11主动托辊齿辊槽、12滚动履带分片连接销、13主动托辊传动齿、14主动托辊;图3中15滚动履带分片连接销母、16滚动履带分片下接合口、17滚动履带分片上接合口、18滚动履带分片;图4中2跑道、3拦截索、5跑道中心标志、7拦截索固定点、8航母顶部夹板、19助缓器驱动器、20助缓器固定舱、21从动托辊边部固定托;图5中9从动托辊中心轴、13主动托辊传动齿、14主动托辊;图6中9从动托辊中心轴、10从动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飞机升降助缓器,是一种专门用在飞机场跑道中的辅助装置,不影响其它装备的正常工作,能辅助飞机快速起飞,且有利于减缓飞机着陆后的行进速度,能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特别是能够克服航母战机在降落后拦阻索拦截时容易断损的弊端,在具体实施中,飞机升降助缓器(4)安装在飞机起降跑道拦截索(3)的后面,电子程控器(22)设在飞机升降助缓器(4)的后方,飞机起飞或降落电子程控器(22)按设定程序自动使飞机升降助缓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中,飞机(1)降落驶入跑道(2)上时,先进入拦截索(3)处,待拦截索(3)与飞机上的拦截索卡结合好后,就驶入到飞机升降助缓器(4)上,飞机升降助缓器(4)便发挥起降速辅助功能,飞机起飞时,飞机升降助缓器(4),会按同向设定程序自动的转动,达到快速提升飞机的起飞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卿,未经张建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预处理分层的方法
- 下一篇:玩具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