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2607.9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亚楠;郑和;毛秀芬;杜哲;庄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9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雨 立体 分布 参数 反演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属于气象遥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降雨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的比较典型反演算法是VIE反演算法,例如,Frank Silvio Marzano and James A. Weinman. Inversion of Spaceborne X-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easurements for Precipitation Remote Sensing Over Land.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8, 46(11): 3472-3487.该文提出了一种星载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陆地降雨遥感测量反演算法,该文中阐述了VIE反演算法,设是降雨区域横坐标的分段函数,则
(1)
其中为常数,为波束平面处的体散射粒子横轴长度,为雷达入射角,为降雨区高度,为,为降雨区位置的横坐标。
该文中还阐述一种垂直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即:在区间内,
(2)
其中,为降雨区的高度,为地面降雨速率,为区间内降雨区高度的变量。
文中阐述降雨起点的提取方法,其计算表达式为:
(3)
其中和分别表示:在点之前的5个雷达总回波点的平均值和均方根,满足公式(3)的数值为反演出降雨的起点,为接收到的雷达总回波。
文中阐述矩形降雨分布降雨宽度的提取方法,其计算表达式为:
(4)
其中为反演出的雷达总回波最小值,为降雨的起点。
文中阐述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方法:即水平分布参数和垂直分布参数相乘,其表达式为:
(5)
但是,上述VIE反演算法中,由于在整个降雨区域,是观测距离的分段函数,即:不仅每隔的距离需要重新计算计算式(1),导致计算量累积增大,而且,该算法首先需要对每一行总回波数据分别按计算式(1)计算,然后才能得到整个降雨立体分布参数,这样导致了计算量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该方法能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运算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采用星载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获取总回波数据,反演出降雨的起点、雷达总回波最小值;采用VIE反演算法,获得区间的降雨分布表达式,其中,为雷达波束离开降雨区域的横坐标,为雷达波束入射角,为雨区高度;
步骤二:根据上述区间的降雨分布,反演出降雨水平分布参数,该降雨水平分布参数确定降雨水平分布为:反演整个雨区的降雨水平分布的形状、降雨区宽度、地面降雨速率、使用垂直分布反演算法获得垂直分布参数;
步骤三:根据上述反演出降雨水平分布参数和垂直分布参数,将水平分布参数和垂直分布参数相乘,获得降雨立体分布参数。
本发明的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其优点及功效在于:该方法在处理水平分布的时候仅需要反演一个长度为的区域,能够大幅降低运算量,采用垂直分布参数反演算法,只需要处理一行回波数据,从而进一步大幅降低运算量,而且还能保持反演降雨分布参数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降雨立体分布参数的反演算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仿真的雷达接收到的总回波图
图3为本发明反演出的降雨水平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