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压液体冲洗的底漆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32070.6 | 申请日: | 201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宁;邢思伟;赵明强;施茜;于安军;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7/00;C09D7/1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液体 冲洗 底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漆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压液体冲洗的底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制造过程中,有的厂家采用水基防锈剂,实现部件和毛坯的工序间防锈,装配后进行整体喷漆。然而,对于装配后无法整体喷漆的发动机,必须采用毛坯先喷底漆、再进行机加工和装配。
为达到油道清洁度的要求,发动机缸盖、曲轴箱(缸体)的毛坯在机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油道的孔要进行500巴压力的冲洗,以去除附着在孔壁上的金属毛刺,在冲洗时,会冲洗到工件的外表面,而普通底漆层只能承受7-30巴的压力,在500巴的压力下,工件表面的普通底漆层全部脱落。国内的发动机底漆产品很多,但是无法满足在机加工过程中的500巴压力的冲洗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无耐高压500巴液体冲洗底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耐500巴高压液体冲洗的底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耐高压液体冲洗的底漆,是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
其中,A组分中含有成膜树脂,成膜树脂由E-20环氧树脂与E-12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1.5-4:1组成;E-20环氧树脂分子量为800-1500,E-12环氧树脂分子量为1500-2000,
B组分中含有胺值为400±20KOHmg当量/克、分子量为500-1000的聚酰胺;
A组分中成膜树脂与B组分中聚酰胺固化剂的重量比为2.20-2.60:1。
所述的底漆,成膜树脂由E-20环氧树脂与E-12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2-3.5:1组成。
所述的底漆, A组分中成膜树脂与B组分中聚酰胺的重量比为2.30-2.45:1。
所述的底漆,成膜树脂由E-20环氧树脂与E-12环氧树脂按照重量比2:1、2.2:1或2.4:1组成。
所述的底漆, A组分中成膜树脂与B组分中聚酰胺的重量比为2.38:1、2.43:1或2.3:1。
所述的底漆, A组分中含有7.5-22.6wt%的树脂,B组分中含有40-50wt%的聚酰胺。
所述的底漆,所述A组分中还含有至少一种有机溶剂和至少一种颜填料,成膜树脂与颜填料的重量比为0.4-0.5:1。
所述的底漆,所述A组分中还含有润湿分散剂、流平剂和偶联剂。
所述的底漆,有机溶剂为二甲苯、丁醇、助溶剂和环己酮,成膜树脂用二甲苯、丁醇和助溶剂溶解成液体后加入A组分中。
所述的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颜填料为防锈颜料、填料和钛白粉,防锈颜料、填料与钛白粉的重量比为30:9:4.5。
由于E-20环氧树脂和E-12环氧树脂均为固体,所以在配制A组分之前,需要用环氧树脂的溶剂将两种树脂溶解成为树脂液,才能进行后续的步骤。溶解环氧树脂使用的溶剂,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实现的,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能够实现将固体状的环氧树脂溶解为树脂液就可以。树脂液的固含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的。
A组分中使用的助剂如润湿分散剂、流平剂、偶联剂为在环氧树脂底漆中经常使用的助剂,在此就没有一一列举其类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现有技术或经验自行选择。
A组分中颜填料的选择是使用是为了给底漆赋予一定的颜色和成本方面的考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底漆的颜色等自行调整,只要成膜树脂与颜填料的重量比在适当范围内,选择什么种类的颜填料,对底漆干膜的耐高压冲洗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述颜填料为防锈颜料、填料和钛白粉。
B组分的固含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只要能够满足其中的聚酰胺与成膜树脂之间的比值就可以。
根据本发明底漆的用途,选用耐腐蚀、机械性能好的E-12、E-20环氧树脂做为A组分的主体树脂,根据涂装过程的常温或低温固化的工艺特点,配方中选用聚酰胺类做为B组分。在A、B组分混合后,B组分的胺基与A组分的环氧基进行加成聚合反应,生成结构致密的网状聚合物。E-12、E-20环氧树脂主链上带有大量的极性羟基,羟基与金属表面形成强有力的化学键,使金属基体与底涂层间紧密结合,可以承受500巴压力的冲洗要求。本发明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范围,可以有效的控制羟基值和环氧值,进而控制产品的性能、产品与基体间的结合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