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状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1831.6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谦;张羽飞;徐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安利霞;赵爱军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状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PAD)等)均具有USB端口,支持利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以下称为供电电子设备)的USB端口进行充电的功能。目前,供电电子设备的USB端口的VBUS能够提供5V、500mA(即2.5W)的供电能力,对于手机是完全足够的,手机可以在充电的同时,执行其他操作。然而,由于平板电脑在显示屏幕点亮状态下的功耗通常为2-3W左右,使用供电电子设备的USB端口为平板电脑充电时,平板电脑能够开机已经比较困难,更别说同时为平板电脑的电池充电了。现有的做法是,当使用供电电子设备的USB端口为平板电脑充电时,平板电脑不开机,当平板电脑的电池完全充满后再进行开机。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平板电脑运行一些应用,则需要等待充电完成,用户体验变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状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在使用其他电子设备充电的同时,可以正常运行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一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口,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系统是否正执行开机操作;
当检测到系统正执行开机操作时,判断系统是否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以及电池电量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当判断出系统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且所述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系统切换至低功耗运行状态,在所述低功耗运行状态下,系统的消耗电量不超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的供给电量。
可选的,所述检测系统是否正执行开机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显示屏幕是否点亮;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幕点亮时,切断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电池之间的充电通路。
可选的,所述切断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电池之间的充电通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显示屏幕是否关闭;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幕关闭时,接通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端口之间的充电通路。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口为USB端口。
可选的,所述判断系统是否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USB端口的电源线是否接收到外部供电设备的供电;
当判断出所述USB端口的电源线接收到外部供电设备的供电时,判断所述USB端口的D+线和D-线是否直连;
当检测到所述USB端口的D+线和D-线不直连时,判定系统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连接端口,用于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口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供电;
开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系统是否正执行开机操作;
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系统正执行开机操作时,判断系统是否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以及电池电量是否低于预设阈值;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当判断出系统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且所述电池电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系统切换至低功耗运行状态,在所述低功耗运行状态下,所述系统的消耗电量不超过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的供给电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点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显示屏幕是否点亮;
切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幕点亮时,切断所述连接端口与所述电池之间的充电通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关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屏幕是否关闭;
接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显示屏幕关闭时,接通所述电池与所述连接端口之间的充电通路。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口为USB端口。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供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USB端口的电源线是否接收到外部供电设备的供电;
直连判断模块,用于当判断出所述USB端口的电源线接收到外部供电设备的供电时,判断所述USB端口的D+线和D-线是否直连;
判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USB端口的D+线和D-线不直连时,判定系统正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供电。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