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沼气与活性炭生产的低排放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31189.1 | 申请日: | 2012-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邃;万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9B5/00 | 分类号: | B09B5/00;B09B3/00;C01B31/08;C12M1/107;C12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沼气 活性炭 生产 排放 固体 有机 废弃物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领域,特别是关于生物质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一种技术集成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安全处置与资源化,一直是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园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秸秆以及禽畜粪便等为代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数量近年大幅攀升。对于这些富含有机质的固体废弃物通常采用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填埋技术虽然简单,但是具有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各种恶臭气体和渗滤液的缺点,特别是产生的渗滤液含有高浓度氮磷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的严重环境风险。好氧堆肥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同样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需要较多能量,容易产生恶臭污染环境。同填埋和堆肥技术相比,焚烧技术虽然能够利用有机物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等,但是该技术具有设备投资成本以及运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更重要的是有机废弃物原含水率较高,焚烧处理净产出能量比较低。另外,各种垃圾在焚烧过程会排放出含有二噁英等毒害物质的废气,目前尚未有效解决。厌氧处理技术在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的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但是存在着处理周期长、稳定性差、沼渣和沼液难处理等缺点,产生的沼气还存在净化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损耗问题。
目前资源化技术多侧重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某个具体环节的工艺参数优化或者设备的研制上(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 102134070A公布的一种利用沼渣制备活性炭的方法),缺乏综合考虑有机固体废弃物整体资源化各环节之间关联性的系统技术方法。因此,根据目前我国城乡固体有机废物大量排放的现实情况,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兼具能源和有价值物质回收的低能耗、低排放和快速的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来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高能耗、高排放与低效率问题。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兼具沼气与活性炭生产的低排放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主要以餐厨、剩余污泥以及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原料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渣炭化处理以及尾气和废液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完成固体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同现有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0415394C)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1)本发明专利不采用完全炭化分解的方式处理沼渣,而是采用厌氧反应器生产的沼气作为能源生产出环境友好活性炭,节省了能源的同时,又可以用活性炭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2)本发明专利充分回收原料预处理过程和炭化处理过程中排放废气中的有用物质,气体达到了零污染排放。3)本发明专利充分考虑了沼液的回收和再次利用,整个系统将完成自身产生废液的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兼具沼气与活性炭生产的低排放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系统。本发明的技术途径主要通过联合厌氧消化技术与炭化处理技术来实现。主要组成单元有:废弃物粉碎处理系统、厌氧消化原料的预处理和调配系统、厌氧消化反应器系统、厌氧消化剩余物脱水系统、厌氧消化剩余物炭化系统、炭化气体收集、热交换和净化系统、处理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组成。
所述的粉碎预处理系统由用于农业秸秆和园林废弃物的粉碎机和餐厨垃圾打浆机组成。
所述的厌氧消化原料的预处理和调配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及搅拌混合机组成。其中所述的搅拌混合机可以选则常规的固液混合机械装置。
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厌氧反应器组成,包括筒体、保温装置、搅拌装置、低压气柜以及泄压口等组成。
所述的厌氧消化剩余固体脱水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液压系统、压榨桶和卸料装置组成。
所述的厌氧消化剩余固体炭化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炭化室、燃烧系统、温控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组成。
所述的炭化气体收集、热交换和净化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蛇管式换热器、换热介质储槽、耐高温泵和液体喷淋洗涤等组成。
所述的处理用水循环使用系统由本专利设计的活性炭过滤装置、管路系统组成。
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是将各种原料经粉碎、打浆和好氧预处理后,在调配系统内进行C/N比例以及pH的调节等。然后将物料装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发酵。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物质有机固体废弃物分解产生清洁能源沼气,沼气回收后作为炭化系统的加热能源,用于厌氧消化剩余固体的炭化处理,生产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炭。加热过程排放的高温烟气经换热器热交换后用于厌氧反应器的加热和保温等。降温后的废气经液体洗涤净化回收其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再次进入厌氧反应器产生沼气;而生产的活性炭用于沼液等废水的吸附治理,实现沼液的循环使用与达标排放。使用过的活性炭可以在系统中炭化再生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