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0680.2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哲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7/06 | 分类号: | B65H7/06;G03G15/00;H04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输送 装置 图像 读取 设备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同打印机那样的图像形成设备或者如同扫描器那样的图像读取设备所配备的薄片输送装置、使用该薄片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将薄片输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并在该薄片上形成(打印)图像。在输送薄片时,该薄片相对于薄片输送方向可能倾斜(歪斜)。然后,当薄片歪斜时,由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薄片的有偏离的位置,因此图像形成单元无法以高精度进行打印。因此,传统的薄片输送装置配置有用于对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的歪斜校正机构。
例如,日本特开平4-277151(JP H4-277151A)公开了在输送薄片的情况下对进给该薄片时所产生的歪斜进行校正的主动定位方式的歪斜校正机构。
顺便提及,期望图像形成设备在各种类型的薄片上形成图像。例如,存在用于在诸如索引薄片(还被称为标签薄片)等的非矩形薄片上形成(打印)图像的要求。如图15A所示,为了分类的目的,索引薄片81的侧边具有用于填写标题等的索引部81a。日本特开平4-277151所公开的技术并未假定是这种非矩形薄片的使用。
日本特开2003-146485(JP 2003-146485A)公开了如图15C所示的歪斜校正机构作为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歪斜校正机构配备有沿着与薄片81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的歪斜检测传感器82和83、输送辊84和85以及控制单元(未示出),其中该控制单元用于独立控制输送辊84和85的输送速度。
如图15B所示,预先将表示薄片81的索引部81a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X的薄片形状信息以及表示索引部81a在索引薄片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登记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中。
歪斜检测传感器82和83检测索引薄片81的端部。控制单元根据该检测结果、上述的尺寸X(薄片形状信息)和位置信息来获得索引薄片81的歪斜量。然后,通过根据该歪斜量控制输送辊84和85的输送速度来对索引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
然而,存在索引部形成在不同位置处的几种类型的索引薄片。即,当这些索引薄片堆叠时,这些索引薄片的索引部相互偏移,以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检查索引部中所填写的标题等。
为了对这种索引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需要预先得知索引部是否通过歪斜检测传感器。因此,由于除了设置薄片类型(索引薄片或一般薄片)以外、还要求用户对图像形成设备设置索引部的位置和尺寸,这导致操作复杂。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3-146485(JP 2003-146485A)的第二实施例的设备配置有包括沿着与薄片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排列的CCD的线传感器,并且利用该线传感器检测薄片的端部形状和歪斜。然后,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线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薄片的端部形状的图像进行处理来计算薄片的歪斜量,并对该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
由于可以通过使用线传感器来检测薄片的端部形状,因此用户无需预先设置薄片形状,这样减轻了用户的负担。然而,通过配置线传感器的图像处理使该设备的结构和处理复杂化并且使成本大幅增加。
在对原稿的歪斜进行校正的图像读取设备中也存在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一种薄片输送装置、使用该薄片输送装置的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在不使用户所进行的设置复杂化并且不使设备的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对如同索引薄片那样的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包括:多个输送部件,其沿着与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并用于输送所述薄片,其中,独立驱动所述多个输送部件;至少三个检测传感器,其在所述多个输送部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并用于检测所述薄片;歪斜量计算部件,用于测量如下的时间差作为前端检测时间,并且根据所述前端检测时间计算所述薄片的歪斜量作为前端歪斜量,其中,该时间差是利用所述至少三个检测传感器中除了首先检测到所述薄片的前端的检测传感器以外的两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薄片的前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速度改变部件,用于根据所述前端歪斜量使所述多个输送部件的输送速度不同,从而对所述薄片的歪斜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