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粘度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0098.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英姿;徐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粘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度仪,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粘度仪。
背景技术
新拌混凝土流变参数的测量方法,按Bingham提出的理论,至少要测量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两个参数,国外学者们为了测量这两个参数,对现有的粘度仪做了不少改进工作。著名学者G.H.Tattersall和他的学生们改进了流变仪的结构,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搅拌桨。日本和欧洲的同行学者都做了改进流变仪的工作。但是至今各国学者有关混凝土流变参数实验报告的数据和相关曲线相差甚远,实验报告结论很不一致。现有混凝土流变参数测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搅拌桨不能使混凝土形成稳定的匀质的层流状态;2、测量主动轴转动力矩作为计算粘度的剪切力矩是不精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混凝土粘度仪不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流变参数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混凝土粘度仪。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试验台、长槽、辊轮、滑轮、砝码、框架、细绳、两根滑轨、两个砝码行程开关和四个滑轨支架,每根滑轨通过两个滑轨支架放置在试验台的台面上,且两根滑轨并排平行设置在试验台的台面上,长槽放置在试验台的台面上,且长槽设置在两根滑轨之间,框架是由两个短边和两个长边组成的矩形框体,框架套装在辊轮上,且辊轮两端分别与框架的一个短边的内侧中部转动连接,辊轮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滑轨槽,辊轮两端的滑轨槽分别各与一根滑轨滑动连接,且辊轮的轮片能侵入长槽内的混凝土内,滑轮安装在两根滑轨之间,且位于工作台一端的边缘,细绳的一端与框架的一个长边的中部连接,细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的表面与砝码连接,砝码可依靠重力拉动辊轮沿两根滑轨在水平面上移动,试验台一端的竖直面上由上至下设有两个砝码行程开关,当砝码沿竖直面上下移动经过砝码行程开关时,砝码可触碰到砝码行程开关,每个砝码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驱动辊轮的力矩恒定,砝码所受重力为驱动力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度;改变砝码的重量可以改变驱动力的大小,即可以改变辊轮的转动速度,调节方便;三个轮片浸入到混凝土中,易剔除混凝土内部的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发明结构简单,无电源驱动,制造简易,造价低;只需计时有较高的精度,就能准确的测量混凝土的塑性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剖视图,图3是框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混凝土粘度仪包括试验台1、长槽2、辊轮3、滑轮4、砝码5、框架6、细绳10、两根滑轨7、两个砝码行程开关8和四个滑轨支架9,每根滑轨7通过两个滑轨支架9放置在试验台1的台面上,且两根滑轨7并排平行设置在试验台1的台面上,长槽2放置在试验台1的台面上,且长槽2设置在两根滑轨7之间,框架6是由两个短边6-1和两个长边6-2组成的矩形框体,框架6套装在辊轮3上,且辊轮3两端分别与框架6的一个短边6-1的内侧中部转动连接,辊轮3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滑轨槽3-1,辊轮3两端的滑轨槽3-1分别各与一根滑轨7滑动连接,且辊轮3的轮片3-3能侵入长槽2内的混凝土内,滑轮4安装在两根滑轨7之间,且位于工作台1一端的边缘,细绳10的一端与框架6的一个长边6-2的中部连接,细绳10的另一端通过滑轮4的表面与砝码5连接,砝码5可依靠重力拉动辊轮3沿两根滑轨7在水平面上移动,试验台1一端的竖直面上由上至下设有两个砝码行程开关8,每个砝码行程开关8与计时器连接,当砝码5沿竖直面上下移动经过砝码行程开关8时,砝码5可触碰到砝码行程开关8。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混凝土粘度仪的辊轮3由转轴3-2和三个轮片3-3组成,三个轮片3-3并排平行等间距套装在转轴3-2上,且每个轮片3-3与转轴3-2固接成一体。本实施方式中轮片的厚度为5mm~10mm,轮片浸入混凝土的深度越为混凝土深度的1/3~1/2。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混凝土粘度仪的试验台1的台面与地面的高度H为800mm,每根滑轨7与试验台1的台面之间的距离L为180mm。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0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