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939.1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岩;李芳东;李福海;张云岭;杜兰英;李钦;孙志强;朱高浦;傅建敏;张悦;刘攀峰;刘梦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药用植物 剩余物 生产 功能型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2.0%~20.0%,杜仲籽粕2.0%~10.0%,紫苏籽粕3.0%~15.0%,金银花秸秆2.0%~20.0%,桑叶1%~10%,玉米30.0%~45.0%,麦麸5.0%~10.0%,豆粕3.0%~15.0%,鱼粉1.0%~5.0%,骨粉2.0%~10.0%,贝壳1.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集功能饲料原料:在每年5月1日~12月20日采摘杜仲叶,6月1日~8月1日采集金银花秸秆,6月10日~10月30日采集桑叶, 7月1日~9月30日采集紫苏籽榨油后的紫苏籽粕并在1℃~10℃低温贮藏,8月20日~11月30日采集杜仲籽榨油后的杜仲籽粕并在1℃~10℃低温贮藏;
第二步、粉碎原料:将采集的杜仲叶、杜仲籽粕、紫苏籽粕、金银花秸秆、桑叶、玉米、麦麸、豆粕、鱼粉、骨粉和贝壳晒干,或在25℃~60℃条件下烘干至含水率为8.5%~13.5%,再粉碎成0.05mm~0.5mm的颗粒原料;
第三步、配制颗粒饲料:将经过粉碎的颗粒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将杜仲叶2.0%~20.0%,杜仲籽粕2.0%~10.0%,紫苏籽粕3.0%~15.0%,金银花秸秆2.0%~20.0%,桑叶1%~10%,玉米30.0%~45.0%,麦麸5.0%~10.0%,豆粕3.0%~15.0%,鱼粉1.0%~5.0%,骨粉2.0%~10.0%和贝壳1.0%~8.0%混匀后,放入颗粒机内,制为功能型饲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2.0%,杜仲籽粕2.0%,紫苏籽粕3.0%,金银花秸秆5.0%,桑叶3%,玉米45.0%,麦麸10.0%,豆粕10.0%,鱼粉5.0%,骨粉10.0%和贝壳5.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15.0%,杜仲籽粕5.0%,紫苏籽粕8.0%,金银花秸秆10.0%,桑叶5%,玉米40.0%,麦麸5.0%,豆粕3.0%,鱼粉2.0%,骨粉5.0%和贝壳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20.0%,杜仲籽粕10.0%,紫苏籽粕15.0%,金银花秸秆2.0%,桑叶1.0%,玉米30.0%,麦麸6.0%,豆粕12.0%,鱼粉1.0%,骨粉2.0%和贝壳1.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3.0%,杜仲籽粕3.0%,紫苏籽粕3.0%,金银花秸秆20.0%,桑叶10%,玉米30.0%,麦麸5.0%,豆粕15.0%,鱼粉1.0%,骨粉2.0%和贝壳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9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腌制猪头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鲜白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