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9665.6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魏中华;孙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通信 方法 系统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脑等终端的音频接口只能与外接的音频设备,如外接音箱设备和麦克风等进行音频数据的通信,音频接口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终端,能解决现有终端的音频接口只能与外接的音频设备,如外接音箱设备和麦克风等进行音频数据的通信,音频接口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指令数据;
将所述指令数据通过音频接口发送给终端外接设备,以使所述终端外接设备对所述指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数据;
通过音频接口接收所述终端外接设备发送的响应数据;
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指令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指令数据;
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指令数据通过音频接口发送给终端外接设备,以使所述终端外接设备对所述指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数据,通过音频接口接收所述终端外接设备发送的响应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响应数据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终端外接设备;
所述终端为上述终端;
所述终端外接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指令数据,对所述指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数据,将所述响应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终端通过音频接口发送指令数据给终端外接设备,终端外接设备对指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数据返回给终端,终端通过音频接口接收响应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技术手段,能解决现有终端的音频接口只能与外接的音频设备,如外接音箱设备和麦克风等进行音频数据的通信,音频接口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由于终端上通常都具有音频接口,所以具有极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指令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向用户提供操作界面,该操作界面中列出了用户可以选择的、向终端外接设备发送的全部指令的列表,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任意指令。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生成相应的指令数据,其中,所述指令数据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音频接口传输的音频数据。
步骤102、将所述指令数据通过音频接口发送给终端外接设备,以使所述终端外接设备对所述指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数据。
具体地,将终端(如计算机)通过自身的音频接口用数据线直接与终端外接设备的通信接口连接。通常,音频接口只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对应地,步骤102具体为:终端将所述指令数据调制为第一模拟信号,所述第一模拟信号包括指令数据,将所述第一模拟信号通过音频接口发送给终端外接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利用自带的调制解调模块将数字信号形式的指令数据转换为承载了指令数据的第一模拟信号,并将第一模拟信号通过音频接口发送给终端外接设备。
相应地,终端外接设备的通信接口从音频接口接收第一模拟信号,该第一模拟信号中包含指令数据;终端外接设备对所接收的第一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具体地,将终端通过音频接口发送过来的第一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得到指令数据;终端外接设备根据指令数据执行相应的指令操作,具体地,根据与终端之间预先约定的该指令数据所对应的指令内容,执行相应操作,并生成响应数据。其中,响应数据可以是指令数据的执行结果。举例来说,终端外接设备包含存储有金融卡的账户信息的存储模块,并且终端外接设备与终端之间预先约定一条用于读取数据的指令“00B082000A”,其中B0代表读取指令,82表示读取的指令文件,0A表示要读取的长度。则当终端外接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该指令时,读取10个字节的数据作为响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钱袋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