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596.9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加工 中心 自动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门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大型风电设备、国产大飞机项目、大型海洋设备以及汽车制造业和工程机械的高速发展,对高精、智能立式加工中心的需求日益加大;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增加,智能化立式加工中心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自动化生产线上。
目前国内立式加工中心已经有很多机型具备上线生产的性能,其移门都配备自动门,但其结构基本多是采用单气缸驱动,对于很多长行程开门的都是双开门结构,单边采用单气缸独立驱动。
也有厂家采用长行程气缸驱动,但是,由于行程过长的气缸在成本和交货期上与短行程气缸无优势,而且需要在一侧放下整个气缸,整体空间会加大。
因此,提供一种采用短行程气缸来解决长距离驱动难题的自动门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了气缸采购周期和采购成本,在减小单侧安放气缸需要的空间的同时,保证解决长距离驱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其中,包括:
设于机床上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侧设置有移门;
彼此反向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移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嵌设于气缸导轨,所述气缸导轨固定在所述防护罩上。
上述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短行程气缸。
上述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其中,还包括固定在防护罩上的两平行导轨,所述移门嵌设于所述两平行导轨上。
上述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其中,所述气缸导轨、平行导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水平方向设置。
上述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其中,所述气缸导轨、平行导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竖直方向设置。
本发明使用双气缸驱动结构,配合导轨,不但解决了长距离驱动,而且选择的气缸为短行程气缸,降低了采购周期和采购成本,减小单侧安放气缸需要的空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取双气缸驱动,解决了长行程气缸的货期问题,同时解决了单边安装长行程气缸的空间问题;
2、由于采用双气缸驱动,机床移门行程可以做的更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在附图中,为清楚明了,放大了部分部件,对于相同部件,仅标示其中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理解。
图1为本发明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B向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所示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的A-A面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的立式加工中心用自动门装置,具体地,本发明包括:设于机床上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内侧设置有移门1;彼此反向的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移门1,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
所述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7上,所述气缸固定板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嵌设于气缸导轨8,所述气缸导轨8固定在所述防护罩2上。
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均为短行程气缸。
在一个优选例中,本发明还包括固定在防护罩2上的两平行导轨(参考图3所示的上导轨3和下导轨4),所述移门1嵌设于所述两平行导轨上。
参考图3,所述气缸导轨8、平行导轨、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均为水平方向设置,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上导轨3和下导轨4组成了所述两平行导轨。
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气缸导轨8、平行导轨、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均为竖直方向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现有技术,实现移门不同打开的方向,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气缸也可以用液压油缸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