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理弱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9313.0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泉;方强;乔武洲;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A61B5/04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国家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理 电信号 采集 处理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信号采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电信号等生理弱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领域,存在很多数据信号需要被实时采集并监测的情况,若采用人工采集与监测,则耗时费力,效率低下;若为每一个信号源配置一套采集监测系统,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在医疗领域,对于许多病患者而言,其生理参数能够有效地反映其病情状态以及治疗康复情况,因此,反映病患者生理参数的生理弱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对其康复与治疗十分重要。
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查看病患者生理参数记录的心电信号来评价估计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康复情况。具体地,心电信号作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对临床医生能够估计疾病的严重性,及时掌握病患者的生理特征,并针对病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设计治疗方案方法,甚至挽救病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生理弱电信号(如心电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大部分存在价格昂贵、功耗高、体积大,精度低等缺点,无法满足人体传感网和动物生理参数监测网等无人监测、移动监测和远程监测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理弱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装置,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能够安全、准确、稳定地采集处理生理弱电信号。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理弱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采集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采集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信号协调器;
所述采集处理装置,用于从生物体上采集得到模拟生理弱电信号,进行多级放大,以及通过多级滤波处理后得到模拟生理信号,然后将所述模拟生理信号转化为数字生理信号,传输给信号协调器;
所述信号协调器,用于接收数字生理信号,并对所述数字生理信号进行处理后,控制将所述数字生理信号编码为数字生理通信信号,发送到无线通信网络中。
较优地,所述的生理弱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远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信号协调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出来的数字生理通信信号,解析数字生理通信信号得到生物体的生理弱电信号并处理。
较优地,所述采集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信号采集传感器,至少一放大单元,至少一滤波电路单元,以及一模数转换器和一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信号采集传感器,设置在生物体相应位置,用于在生物体进行生理活动时,从生物体上采集模拟生理弱电信号;
所述放大单元,用于将所述模拟生理弱电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得到模拟生理信号;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仪表放大子单元和至少一个二级放大子单元,对采集来的生理弱电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滤波电路单元,用于将所述放大单元放大后的所述模拟生理信号进行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然后进行陷波处理;包括相互串联的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低频和高频陷波器,且高通滤波器另一端串联到所述二级放大器,接收放大后的模拟生理信号进行滤波,低频或高频陷波器另一端串联到模数转换器,将滤波后的模拟生理信号输出到模数转换器;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经过放大、滤波后的模块生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数字生理信号;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模数转换器转换得到的数字生理信号传输给所述信号协调器;所述传输模块为Zigbee无线传输模块。
较优地,所述采集处理装置,具有多个相互并联的由所述放大仪表子单元、二级放大子单元、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频陷波器、低频陷波器组成的放大滤波通道,每一放大滤波通道中的放大仪表子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传感器连接,接收采集的生理弱电信号;每一放大滤波通道中的高频或者低频陷波器与模数转换器连接;
所述每个通道分别单独连接到一个信号采集传感器,独立采集到心理弱电信号,经过仪表放大子单元、二级放大子单元、0.05Hz高通滤波器、150Hz低通滤波器、35Hz陷波器和50Hz陷波器信号处理电路,输出到模数转换器,然后通过传输模块进行控制编码后传输出去。
较优地,所述采集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双路多选一模拟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IS耐压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电导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