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电子装置及闪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239.2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孟翰;吴忠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4/00 | 分类号: | F21V14/00;F21V23/06;H04M1/2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子 装置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闪灯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闪灯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手持式的电子装置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移动电话及平板电脑(Tablet PC)等。该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不仅便利人们的生活,也扮演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移动电话为例,除了既有的通话功能外,目前的移动电话大部分具有照相功能。当使用者想照相留念时,可利用具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电话来拍摄数字影像。若遇到周遭环境亮度不足或是光线照射方向不理想时,可配合开启移动电话的闪光灯装置以作为拍摄对象的补光用途。
一般来说,移动电话的闪光灯装置是由一发光元件(例如为发光二极管)与一可透光盖体(例如为玻璃或是透明塑胶壳)所组成。然而,现有的闪灯装置是将发光元件组装在移动电话的电路板上以与其电连接,而可透光盖体需配合移动电话的造型与厚度以组装到移动电话的外壳。因此,对于不同造型与不同厚度的移动电话,需要另外设计可透光盖体以满足造型与厚度的需求,因此将无法满足共用化设计。此外,发光元件与可透光盖体分别组装到不同的零件上,将不易缩小两者之间的组装公差。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则为相关制造商莫不积极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其闪灯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存在一可调变的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灯模块,其与欲相电连接的电路板之间存在一可调变的距离。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电路板、一闪灯元件与一弹性导电端子组。壳体具有一容置开口。电路板设置于壳体的下方。闪灯元件嵌入于容置开口内。弹性导电端子组设置于电路板与闪灯元件之间,其中电路板与闪灯元件经由弹性导电端子组电连接。在电路板与闪灯元件之间存在一距离,且此距离通过弹性导电端子组为可调变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闪灯装置,适用于一手持式电子装置。手持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与一电路板,且壳体具有一容置开口。闪灯模块包括一闪灯元件与一导电弹性端子组。闪灯元件嵌入于容置开口内。弹性导电端子组设置于电路板与闪灯元件之间,其中电路板与闪灯元件经由弹性导电端子组电连接。在电路板与闪灯元件之间存在一距离,且此距离通过弹性导电端子组为可调变的。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弹性导电端子组于闪灯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可使闪灯元件与电路板之间存在一可调变的距离。由此,可使用于不同造型与不同厚度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以满足共用化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手持式电子装置于外盖移除后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壳体与闪灯元件固定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弹性导电端子组设置于电路板与闪灯元件的变化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持式电子装置
110、210:壳体
110a:容置开口
120:电路板
130:闪灯元件
132、232:基板
132a:电极
134:发光二极管
136:盖体
140、240:弹性导电端子组
142、242:弹性导电端子
142a、242a:第一端
142b、242b:第二端
150:摄像头
160:显示器
170:胶带
180:外盖
180a:显示开口
212:定位柱
232b:定位孔
D: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瘫病人用多功能康复健身轮椅
- 下一篇:多层芯体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