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869.8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3C3/083;C03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终端 防护 玻璃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0880121710.2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发明名称为“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8年12月16日)。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如手机、PDA(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显示屏的防护玻璃(cover glass)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PDA等便携式终端装置中,为了防止显示器受到撞击、外力,在显示器外侧隔着一定的间隔配置有塑料保护板,例如透明性高的丙烯树脂保护板(例如,专利文献1)。
但是,丙烯树脂保护板容易因外力而弯曲,所以需要将保护板与显示屏的间隔较宽地设成能够吸收其弯曲的程度。并且,为了使丙烯树脂制的保护板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需要加厚。所以,难以实现便携式终端装置的薄型化。
对此,为实现便携式终端装置的薄型化,提出了一种保护板,其使用了抑制弯曲、且即使为薄板时也具有强度的化学强化玻璃(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将包含特定玻璃组分的平板玻璃切断为规定形状,将端面进行倒角加工,将两面进行镜面研磨加工之后,进行化学强化,在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从而抑制弯曲且变得不易破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9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995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近年来,对于手机、PDA等便携式终端装置,装置厂商的竞争日益激化,除了便携式终端装置的薄型化、高功能性之外,还要求具有高级感的高时尚性便携式终端装置。对于防护玻璃也要求时尚性,作为防护玻璃的外形形状,已从以往单纯的方形形状,变成要求与机器的显示屏形状相符的形状(例如,在构成防护玻璃的某一边上向内侧深凹的具有负曲率的形状)、在防护玻璃主表面上形成孔的形状等复杂形状的防护玻璃。
但是,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的加工方法中,由于防护玻璃端面的表面粗糙度较大,防护玻璃端面中经倒角加工的表上存在数十μm~数百μm左右的微裂纹,所以有无法获得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所需的机械强度的问题。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的加工方法中,无法获得如上所述的复杂形状的防护玻璃,或者即使获得机械强度也非常低,并且,加工成本变高,现状是仍未实用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为,提供即使是复杂形状时也能满足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所要求的高机械强度的防护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屏具有高机械强度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是通过对板状玻璃基板进行蚀刻而切取成所需形状而成的、用于保护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的防护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玻璃的端面由熔化玻璃面构成,并且,所述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10nm以下。
这种构成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由于不进行机械加工,而是通过蚀刻从板状玻璃基板切取成所需形状而成的,所以与通过机械加工而形成外形的情况相比,具有防护玻璃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0nm以下这样的纳米级的高平滑性,且具有不存在通过机械加工而形成外形时必定形成的微裂纹的平滑性极高的表面状态。由此,即使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的外形形状为复杂形状,也能满足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所要求的高机械强度。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中,优选所述防护玻璃的主表面由通过下引(down draw)法成形的熔化玻璃面构成,且所述主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0.5nm以下。根据这个构成,形成机械强度更加出色的防护玻璃。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中,优选所述所需形状为在构成防护玻璃的轮廓的一部分中包括具有负曲率的部分的形状。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中,优选所述防护玻璃的板厚在0.5mm以下。
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用防护玻璃中,优选所述防护玻璃为含有从SiO2、Al2O3、Li2O和Na2O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的铝硅酸盐玻璃。根据这个构成,可通过下引法(fusion法,熔流法)形成板状玻璃基板,所以能将玻璃基板的主表面制成无伤痕的、具有纳米级的极高平滑性的熔化玻璃面。因此,制作防护玻璃时不需要主表面的镜面研磨加工,能获得在主表面上也没有微裂纹的防护玻璃,成为机械强度出色的防护玻璃。并且,能够进行基于离子交换的化学强化,能进一步提高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