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28784.X | 申请日: | 201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新;黄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2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失眠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足浴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
背景技术
足浴疗法属足疗诸法中的一种,也同属中医外治法。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
古人曾经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又在诗中写道“它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清朝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道“临卧濯足,三阴皆起于足,指寒又从足心入,濯之所以温阴,而却寒也”。
虽然中华文明史已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但这一中华传统保健术之精华并未因此而被人们遗弃,相反它不但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今天它仍然是一种深得人心的保健养生方法。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崇尚自然保健法。
足浴保健疗法是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汽和药液薰洗的治疗作用,起到疏通奉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从而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足浴保健疗法又分为普通热水足浴疗法和足药浴疗法。普通热水足浴疗法是指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足药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进行足浴,够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降低睡眠障碍,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可用于治疗失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组成:柏子仁、制何首乌、五味子、刺五加、灯心草、扶芳藤、合欢花、百合、华山参、罗布麻叶和南五味子。
优选的,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按重量份组成:柏子仁10-15份、制何首乌10-15份、五味子10-15份、刺五加10-15份、灯心草10-15份、扶芳藤20-30份、合欢花20-30份、百合20-30份、华山参20-30份、罗布麻叶20-30份和南五味子20-30份。
将上述中药组分干燥,按配比称量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
将本发明的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加水后,其中加水量为治疗失眠的中药足浴组合物重量的150-300倍,在100℃高温煎煮30-60分钟,过滤去渣取药汁,将煎好的药汁倒入足浴盆中,进行足浴,控制足浴盆中的药汁水温为38-42℃,足浴20-30分钟,每日睡前足浴1次,1日1剂。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改善失眠症状。
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时寐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历代医家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
本发明基于中医对失眠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科研成果,按中医理论组方,从中草药中进行筛选、精心配伍,使药物更直接、快速、完全地作用于病灶,专病专药,辩证施治,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韬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桶自动清洗机
- 下一篇:半导体发光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