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滚球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666.9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北奇;周咏;王东峰;谢鹏飞;杨虎;于晓凯;刘凯歌;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微型轴承中微型滚球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轴承中微型滚球的直径一般在3.969mm以下,常用的微型滚球直径则在2.381mm以下,最小的微型滚球直径仅为0.3mm左右,微型滚球的重量一般在0.00011~0.0163克之间。若是陶瓷制作的微型滚球则重量更轻,仅为同等尺寸微型滚球重量的40%左右。
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一粒微型滚球置于显微镜下的平板上,用小镊子不断的翻滚微型滚球以检测其表面质量。
由于微型滚球体积小、质量轻,在用显微镜检测微型滚球表面质量诸如环带、表面西瓜纹、轻微裂纹时,微型滚球的放置、旋转、转移都很困难,且操作过程中容易丢微型滚球,致使检测效率十分低下,浪费了检测人员大量的工作精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滚球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借助一个托球板可以实现不同尺寸微型滚球的检测,托球板解决了微型滚球在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放置、旋转、转移和容易丢失等问题,并在显微镜的协助下能够准确全面的检测微型滚球的表面质量,检测效率得以提高,节省了检测人员的工作精力。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滚球的检测方法,待检微型滚球的最大直径设定为Dmm,该检测方法借助一个托球板并在显微镜的协助下实现不同尺寸规格待检微型滚球的检测,其中:
在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托球板上设置有下球道、置球孔、转球孔和送球槽,带有倾斜坡度的送球槽设置在托球板一端并呈半圆形通槽,所述半圆形通槽的最大槽宽≥待检微型滚球的最大直径Dmm,与送球槽所述半圆形通槽垂直的托球板上表面设置有数条平行的下球道,每一条下球道均相对送球槽所述半圆形通槽方向具有倾斜坡度并与其贯通,而每一条下球道也呈半圆形通槽,当一条下球道的半圆形通槽最大槽宽H1等于待检微型滚球最大直径Dmm时,相邻一条下球道的半圆形通槽最大槽宽H2<所述H1,依此类推形成H1>H2>H3>…>Hi,i为数条平行下球道的最后一条且为自然整数;在每一条下球道上均开设有数个直径不等且依次排列的置球孔,如所述H1所在下球道的最大置球孔直径等于D/2mm时,则相邻置球孔的直径<D/2mm,所述H1所在下球道的其它置球孔直径依次递减即可;同理在其它下球道上也开设有数个直径不等且依次排列的置球孔,当其它下球道最大槽宽H决定时,该下球道的最大置球孔直径就等于所述H/2mm,该下球道的其它置球孔的直径也依次递减,并将所有置球孔的直径尺寸都明显标记在托球板上表面相对应的地方;在托球板每一条下球道的下方并沿该下球道长度方向设置有转球孔,所有转球孔的直径相等,每一条下球道依次排列的置球孔均贯通所在下球道设置的转球孔,转球孔内配置转动的转球杆,转球杆的直径与转球孔的直径相匹配;
检测时,先把托球板和转球杆用航空汽油或是石油醚擦拭干净以保证待检微型滚球在检测过程中保持洁净,之后将托球板置于显微镜下,根据待检微型滚球的直径将其轻放在做出标记并与之对应的置球孔中,然后将转球杆轻缓插入该置球孔所在的转球孔中,此时待检微型滚球与转球杆接触,转动转球杆使待检微型滚球转动,通过显微镜观测待检微型滚球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如符合质量要求,待抽出转球杆的瞬间并在瞬间借力状态下或是将转球杆抽出一段再行进至待检微型滚球所在置球孔并轻顶待检微型滚球,就能使待检微型滚球顺着倾斜坡度设置的下球道滚入送球槽中,最后再顺着倾斜坡度设置的送球槽滚入成品容器内;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将待检微型滚球手动拿出即可。
上述托球板或由钢化玻璃制作而成,或是由其它有机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托球板中送球槽的倾斜坡度或与下球道的倾斜坡度相等,或不与下球道的倾斜坡度相等。
上述送球槽的倾斜坡度控制在3~10°。
上述下球道的倾斜坡度控制在3~5°。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速仪、爆速测量方法和爆速测量系统
- 下一篇:湿式水表电子直读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