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方法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326.6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峰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截污消污 处理 方法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在于对污染物的消除,有多种途径都可以实现水体污染物的消除。污染物一旦进入河道等水体后,进行消减的难度就增大,影响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污染物的输入,因此,截留污染物是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累积的污染物主要以污泥的形式存在,污泥即是污染物,同时也富集了微生物,具有可降解性。污泥如果存在于河道水体中,除了污染水体,也难以进行处理。综合截污和污染物消减的因素,把污染物在进入水体前进行截留,并且将污染物及微生物菌群保留在特定环境进行处理,就能够同时实现截污和消污的作用。此外,在很多地区都存在排水管网交错,污水向雨水管中排放的问题,这是污染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水管一般比较大,在非雨季的情况下,雨水管中的污水量有限,污水一般只在雨水管的下部流动,到了雨季,雨水管中水量大量提高,甚至满流,针对这个特点,可以利用水位高差,可对非雨季的污水进行截污处理,雨水期则通过溢流作用进行排水。由于大多数地区的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是非雨季时间,因此对管道排水进行截污可以实现截留大量污染物,减轻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将污染物集中到特定设施中,则有利于消减处理和管理。因此水体治理需要设计一种截污消污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截留排水系统中的污染物并累积消减污染物的方法和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在进入水体之前拦截下来,输送到能够累积污泥且能够净化污水,降解有机物的设施中,设施有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区,污水处理空间的过水截面设置生物菌群的载体,相对较大的过水截面能够降低过水流速沉淀和截留污染物的能力,设施中累积了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利用累积微生物进行污染物消减,根据日常非雨季情况下雨污合流管道中污水量小的特点,在污水排放到水体之前的主管道上设置截污井,截污井中在出水方向的主管道前设置截污溢流堰,被截留的污水进入旁通截污管,然后流经沉砂格栅池后再进入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是由至少一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构成,具有污泥累积和污水净化的功能,单个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可进行串联或并联的组合,根据污泥量的大小,可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中的第一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之前设置或不设置沉淀消化池,通过对处理装置供氧条件的控制,单个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处理,或者在利用两个通气管高差的烟囱作用进行充气,实现兼氧或好氧处理,或者在敞开污水处理空间顶板或曝气情况下进行好氧处理,经过串联组合的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能够实现厌氧处理、A/O方式处理、A2O方式的污水处理,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内流程的过水通道或过水洞口处至少设置一道浮动式闸板,正常情况下,水流从浮动式闸板中的过水洞口通过,水位上升时,闸板上升并挡住进出水的过水洞口,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装置由污水处理空间和污泥室构成,污泥室位于污水处理空间的侧面或者侧面及下面,沉积的污泥由侧壁的洞口或污水处理空间底板的洞口进入污泥室,在污水处理空间水流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通过,在过水截面上设置填料或滤料或过滤装置,构成生物处理载体区,污水处理空间的顶面设或不设顶板,污泥室的顶面设顶板,顶板上有检查口,相对封闭的污水处理空间及污泥室的顶部侧壁上设至少一个通气管,通气管用来排放消化气,也可以在污水处理空间两个通气管,通气管立在室外通气口在顶部,两道通气立管设有高差,利用烟囱作用,实现空气的流动,污泥室底部沉积的污泥通过底部池外壁的排泥管排泥或者通过污泥室顶板上的活动盖板清掏,已处理污水在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之后可以设置或不设消毒装置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情况下,污水经过截留和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的处理后排放水体,在下雨期间,水量和水位提高,雨水翻过截污井的截污堰排放水体,泥水分离消污处理设施中的浮动闸门随水位上浮,关闭过水通道或洞口,阻止外部水流对消污处理设施的水力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峰,未经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