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梁-混凝土墙半刚性全螺栓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024.9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张艳霞;闵宗军;吴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1/30 | 分类号: | E04B1/30;E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梁 混凝土 刚性 螺栓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领域,尤其涉及钢梁-混凝土墙半刚性全螺栓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抗侧力体系,综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点,在我国的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通常由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或剪力墙)组成,在混合结构钢框架(或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筒抗震设计中,常常将钢梁与混凝土墙的连接节点处理成理想的刚接或铰接。刚接节点或铰接节点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连接形式,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上海市地方标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中都有体现。但以往的研究表明:刚接节点和铰接节点在建筑中也有不利之处。
专利号为200610124126.5,名称为《带腋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采用的是刚接节点,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能够承受梁端弯矩和剪力,增强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但刚接节点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墙体内预埋件的偏移,往往导致安装钢梁产生偏差,连接板的螺栓孔和钢梁腹板的螺栓孔很难对齐。同时产生的正偏差(预埋件与钢梁的间距变大),使得焊缝太宽,影响焊缝质量;当产生负偏差时,会引起钢梁安装困难,甚至要切割钢梁,影响安装施工。
专利号为200920013655.7,名称为《钢结构铰接节点的连接结构》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钢梁与柱或墙的连接采用的是铰接节点,能承受剪力,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混凝土墙产生的平面外弯矩较小,但铰接节点不传递弯矩,对结构的整体刚度的贡献比刚接节点少。
抗震设计中耗能能力和延性是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铰接节点没有抗弯能力也没有耗能能力,刚接节点有一定耗能能力但延性差。而半刚性节点能承受剪力的同时,又能承受一定的梁端弯矩,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连接方式。但钢梁与混凝土墙的半刚性连接节点在工艺上很难实现。这是由混合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所决定的。高层或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的施工通常先采用滑模方法施工混凝土核心筒,而后吊装外框架柱,再吊装钢梁,钢梁与混凝土核心筒墙上的预埋件连接。由于连接钢梁的预埋件要事先埋入混凝土墙中,故一般无法实现全螺栓连接。如果采用其它形式的全螺栓连接(如外伸牛腿等方法)无法实现核心筒墙体滑模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集合上述现有技术的优点,并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出钢梁-混凝土墙半刚性全螺栓连接节点的构造和施工工艺。全螺栓连接节点目前只在钢梁与钢柱(H型钢柱)的连接中能够实现,而在钢梁与混凝土墙或柱的连接节点无论是刚接节点还是铰接节点都无法做到全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满足目前混凝土核心筒滑模施工工艺的情况下实现全螺栓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钢梁-混凝土墙半刚性全螺栓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H型钢梁、腹板角钢、上下翼缘角钢、螺栓,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内置特制预埋件,所述特制预埋件包括钢筋接驳器、钢板、直锚筋、L型锚筋。
优选的是,所述特制预埋件包括两块钢板,起到加强特制预埋件在钢筋混凝土墙体中的锚固能力。
优选的是,所述特制预埋件的两块钢板的尺寸大小相同,便于特制预埋件的制作。
优选的是,所述特制预埋件的其中一块钢板上钻有至少八个圆孔,该至少八个圆孔排列成两列。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接驳器与所述打有圆孔的钢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钢筋接驳器从钢板上的圆孔中穿过,并以塞焊形式固定于钢板上的圆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L型锚筋较长的一端有螺纹,方便L型锚筋与钢筋接驳器的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L型锚筋的带螺纹的一端螺旋穿进钢筋接驳器,与钢筋接驳器螺接。
优选的是,所述L型锚筋与所述钢筋接驳器固定时,L型锚筋的另一端的弯钩朝下,起到加强特制预埋件在钢筋混凝土墙体中的锚固能力。
优选的是,所述直锚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两块钢板之间,将两钢板连为一体,起到加强特制预埋件在钢筋混凝土墙体内的锚固能力。
优选的是,所述直锚筋通过焊接形式与钢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