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幅不锈钢卷板自动覆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7980.5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清;胡兆成;胡钲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5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幅 不锈钢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冷弯成型设备,尤其是一种不锈钢卷板冷弯成型过程中使用的保持不锈钢表面质量的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宽幅不锈钢卷板自动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不锈钢产品的广泛应用,要求无擦伤无划痕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冷弯成型不锈钢卷,为此,要求在不锈钢卷板进入冷弯成型机23之前,在其表面加一层覆膜,将塑料薄膜在进成型机前覆在不锈钢钢板上,覆膜薄膜能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保护作用,冷弯成型后再揭覆膜,不锈钢产品经冷弯成型后仍光洁如新。因此,结构冷弯成形生产线的特点,设计一种适合于冷弯连续辊压成型生产线要求的自动覆膜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可对不锈钢卷板进入连续冷弯生产线的冷弯轧辊前进行塑料簿膜覆膜,以利用保护冷弯成型后的不锈钢表面的宽幅不锈钢卷板自动覆膜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宽幅不锈钢卷板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自动放膜架18、薄膜涨紧支架19和覆膜贴合支架20组成,所述的自动放膜架18位于不锈钢板上料架21与薄膜涨紧支架19之间,薄膜涨紧支架19和覆膜贴合支架20位于自动放膜架18与矫平机22之间,自动放膜架18放出的薄膜先经过薄膜涨紧支架19涨紧再经过覆膜贴合支架20贴合在不锈钢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所述的薄膜涨紧支架19和覆膜贴合支架20安装在同一底座24上,自动放膜架18单独安装或者也安装在所述的底座24上。
所述的自动放膜架18包括安装塑料薄膜筒25的支撑轴10和左右偏移调节螺杆26,支撑轴10的两端通过轴承27支承在对应的支架15上,支撑轴10上塑料薄膜筒25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使塑料薄膜筒25定位的转盘17,所述的支架17固定在活动滑槽板28上,活动滑槽板28插装在安装架30的插槽中,活动滑槽板28连接有螺母29,螺母29旋装在左右偏移调节螺杆26上,左右偏移调节螺杆26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安装在安装架30上,转动左右偏移调节螺杆26即可带动螺母29向左或右移动,螺母带动活动滑槽板28向左或右移动,从而带动塑料薄膜筒25向左或右移动。
所述的安装架30包括左侧板31、右侧板32、端板33和上盖板34,在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内侧各安装有槽板35,所述的活动滑槽板28的两边分别插装在由上盖板34及对应的槽板35组成的插槽中。
所述的轴承27安装在辊筒13中辊筒13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架15上,辊筒的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左透盖12和右透盖14,在支撑轴10上还套装有调节轴承位置的轴套11。
所述的薄膜涨紧支架19包括涨紧机架608、上涨紧筒603和下涨紧筒604,下涨紧筒604通过轴承安装在下涨紧轴605上,涨紧机架608安装在底座24上,下涨紧轴605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涨紧机架608上,上涨紧筒603通过轴承安装在上涨紧轴606,上涨紧轴606的两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609的一端相连,调节丝杆609的上端旋装在涨紧机架盖3上安装的螺套610中并伸出涨紧机架盖3外。
所述的覆膜贴合支架20包括贴合机架8、上贴合筒6和下贴合筒7,下贴合筒7安装在下贴合轴9上,贴合机架8安装在底座24上,下贴合轴9的两端安装在贴合机架8上,上贴合筒6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贴合轴4,上贴合轴4的两端与对应的贴合调节丝杆1的一端相连,贴合调节丝杆的上端旋装在涨紧机架盖3上安装的贴合螺套2中并伸出涨紧机架盖3外。
所述的下贴合筒7通过轴承安装在下贴合轴9。
所述的下贴合筒7通过轴套安装在下贴合轴9,下贴合轴9的两端支承在轴承上,下贴合轴9的一端与减速机36的输出轴相连,减速机36与驱动电机37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调整灵活,使用方便,容易维护,使用效果好,其整体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
本发明既可作为有动力调整,也可作为无动力调整,既可单面(上表面或下表面)覆膜,也可使用两套相同的装置实现双面覆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复位
- 下一篇:使用用户脚本控制的相机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