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光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915.2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功波;江明;季伟源;陆鑫豪;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索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环保、坚固耐用等特点。LED路灯是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采用平面点阵式布局,通过外加透镜进行2次光学配光,拉长发光角度,实现蝙蝠翼光强分布,满足道路照明的需求。传统的LED封装盖为半球形或椭球形,这种光源的配光曲线两端对称,光源照射到地面的照度分布基本为圆形,这种照度分布不太适用于路灯对于光照范围的要求。因此需要在传统LED的外侧加透镜或反光杯进行二次光学配光以达到路灯的要求,然而这些措施存在着以下缺陷:1、外加透镜因折射率与原硅胶透镜不同,产生一定程度的光损,降低整灯的光效率;2、为了达到路灯的要求,每颗传统LED光源都必须外加透镜或反光杯,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3、外加透镜或反光杯等光学配件无法通过回流焊工艺,给批量生产增加难度,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LED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射面积较大的LED光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光源,包括:基体及封装于该基体上的封装盖,所述封装盖设有第一耸起部及第二耸起部,所述第一耸起部与第二耸起部之间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耸起部及第二耸起部均为平滑的曲面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装盖具有第一轴线及与第一轴线相垂直的第二轴线,所述封装盖相对于第一轴线呈轴对称,所述封装盖相对于第二轴线呈轴对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线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线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封装盖设有第一耸起部及第二耸起部,所述第一耸起部与第二耸起部之间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耸起部及第二耸起部均为平滑的曲面体结构。从而拉长了发光角度,实现非中心对称的蝙蝠翼形光强分布,垂直照射到路面上的光形近似长椭圆形,照射面积较大,满足道路照明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LED封装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LED封装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基体,2、封装盖,20、第一耸起部,21、第二耸起部,22、凹槽,23、第一轴线,24、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LED光源,包括:基体1及封装于该基体1上的封装盖2,所述封装盖2设有第一耸起部20及第二耸起部21,所述第一耸起部20与第二耸起部21之间设有凹槽22,所述第一耸起部20及第二耸起部21均为平滑的曲面体结构。所述封装盖2具有第一轴线23及与第一轴线23相垂直的第二轴线24,所述封装盖2相对于第一轴线23呈轴对称,所述封装盖2相对于第二轴线24呈轴对称。所述第一轴线23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线24的长度。
本发明通过所述封装盖2设有第一耸起部20及第二耸起部21,所述第一耸起部20与第二耸起部21之间设有凹槽22,所述第一耸起部20及第二耸起部21均为平滑的曲面体结构。从而拉长了发光角度,实现非中心对称的蝙蝠翼形光强分布,垂直照射到路面上的光形近似长椭圆形,照射面积较大,满足道路照明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索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索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