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578.7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全;张红闯;贾文君;王文生;杨双喜;胡文强;杨春生;赵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601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焦比 分布 调整 模型 试验 方法 | ||
1.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①建立实验模型;根据相似第三定理单值条件完全相似的原则,按照实际高炉炉身上部尺寸缩小十倍制作高炉模型,沿高炉模型纵向断面切下两刀,得到一个四棱台型高炉布料模型;将料线标在高炉布料模型上,以高炉布料模型的中心线为纵坐标、高炉布料模型中心至炉墙的距离为横坐标,将直角坐标系建立于高炉布料模型之上;
②为了便于布料操作,同时也按相似理论要求,在布料料面上截取某个平面作为横坐标的水平面截取线,设计制作高炉布料模型内置隔板,该隔板宽度与四棱台型的高炉布料模型宽度相等,并在隔板上铺垫与隔板面积相当的软胶皮,隔板由通过高炉布料模型上部框架上的滑轮系统上下移动,对应不同的料线进行模拟布料;
③试验操作,按照现场料制布完料后,测量隔板上所布矿石和焦炭的厚度值,测量径向料面高度,然后绘出该料制的料面形状曲线,计算出该料制的矿焦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试验操作,首先进行试验炉料的备制,按实际生产高炉炉料粒度组成的平均重量和平均体积缩小十倍,寻找符合该要求的试验炉料,试验炉料包括烧结矿、焦炭、球团和块矿。
3.根根权利要求2所述之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方法:计算生产现场高炉某料线以上容积与高炉布料模型相对应的料线以上的容积,从中计算出实际高炉与高炉布料模型同料线以上空间的体积倍数,并分别测定出生产现场炉料堆比重和高炉布料模型试验炉料堆比重,然后再依据生产现场批重所占的体积缩小相应的体积倍数,计算出高炉布料模型相应料线以上的体积;依据这个体积及试验炉料的堆比重,换算出高炉布料模型批重,依据上面原则,选择高炉布料模型试验炉料批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试验操作,首先用布料圈数之比分析拟定出布料矩阵,然后通过试验室无钟布料高炉布料模型试验验证,优化出合理的布料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优化步骤:将高炉布料模型确定的布料环位划分为三部分,即边缘环带、中间环带、中心区域,布料矩阵用布料圈数控制炉喉半径上的O/C分布,遵循如下规律:中间环带O/C布料圈数之比为1.0,边缘环带的O/C圈数之比为1.5-3.0,矿焦比的分布调整同时与中心加焦量和矿批的变化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一种高炉矿焦比分布调整的模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试验操作,试验操作时根据生产料制进行矿批确定,安排配料,称出所布每批料的重量,升降调整隔板至其上沿为料线高度,按料制要求调整布料溜槽角度,把称好的批重料运至高炉布料模型炉顶倒进上料装置,炉料经过炉顶上料装置、料罐、布料溜槽堆积在隔板上,隔板上炉料分布结构为一层焦炭一层烧结矿;布料结束后,测量出矿的厚度和焦炭的厚度,即可算出矿焦比O/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5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连续回火电加热炉
- 下一篇:鳕鱼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