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7377.7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正也;杉本尚规;池田高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敬莲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交换器(1),包括:
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用于在其中形成流体通道(30),加热介质通过所述流体通道(30);
物理对象(2,511,512),设置在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的外侧或内侧,其中热量在加热介质和物理对象(2,511,512)之间交换;和
多个内部散热片(33),设置在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中,用于将流体通道(30)分成多个小流体通道(333),以便于在加热介质和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之间的热交换,
其中内部散热片(33)沿用于将物理对象(2,511,512)布置在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上的布置方向堆积成多层结构,
其中由所述内部散热片中的一个内部散热片(334)形成的小流体通道(333)中的加热介质的流体阻力小于由另一内部散热片(335)形成的小流体通道(333)中的加热介质的流体阻力,所述一个内部散热片比所述另一内部散热片(335)靠近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
每个内部散热片(33)在垂直于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形成波形形状,使得突出部沿一个方向和沿另一方向交替地突出,并且
比另一内部散热片(335)靠近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的内部散热片(334)的散热片间距(FPout)大于所述另一内部散热片(335)的散热片间距(FPin),
其中散热片间距(FP)被定义为相邻的两个突出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相邻的两个突出部沿所述一个方向或所述另一方向的同一方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
每个内部散热片(33)在垂直于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形成波形形状,使得突出部沿一个方向和沿另一方向交替地突出,并且
比另一内部散热片(335)靠近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521,531,550)的内部散热片(334)的散热片高度(FH1)大于所述另一内部散热片(335)的散热片高度(FH2),
其中散热片高度(FH)被定义为内部散热片(33)沿所述布置方向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
内部散热片(33)沿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
内部散热片(33)具有用于将流体通道(30)分成小流体通道(333)的板部(331)和用于将相邻板部(331)彼此连接的连接部(332),使得内部散热片(33)在垂直于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形成波形形状,
内部散热片(33)形成为波形内部散热片,使得当沿所述布置方向观察内部散热片(33)时,所述板部(331)沿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弯曲成波形,并且
比另一内部散热片(339)靠近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的内部散热片(338)的波深(WD1)小于所述另一内部散热片(339)的波深(WD2),其中波深(WD)定义为所述板部(331)的波形沿振幅方向的尺寸,该尺寸是在垂直于所述布置方向并经过小流体通道(333)的沿所述布置方向的中心的横截面中测量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1),其中
内部散热片(33)沿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
内部散热片(33)具有用于将流体通道(30)分成小流体通道(333)的板部(331)和用于将相邻板部(331)彼此连接的连接部(332),使得内部散热片(33)在垂直于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中形成波形形状,
内部散热片(33)形成为波形内部散热片,使得当沿所述布置方向观察内部散热片(33)时,所述板部(331)沿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弯曲成波形,并且
比另一内部散热片(339)靠近流体通道形成部件(3)的内部散热片(338)的波间距(WP1)大于所述另一内部散热片(339)的波间距(WP2),其中波间距(WP)定义为所述板部(331)的波形的间距,该间距是在垂直于所述布置方向并经过小流体通道(333)的沿所述布置方向的中心的横截面中测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3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器的开盖安全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控制面板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