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取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338.7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7/02 | 分类号: | B65H6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取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取单元,从供纱管退绕纱线而卷绕到卷取管上。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卷取单元,将从供纱管退绕的纱线卷绕到卷取管上而形成卷装。作为在卷取单元中支持供纱管的构成,在日本特开平9-124230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8928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卷取单元,具备在多个支点对筒管的内侧进行支持的保持栓。此外,在卷取单元中,为了将对从供纱管退绕的纱线产生的张力(退绕张力)调整为适当的强度而形成良好的卷取卷装,有时在供纱管的附近(纱线退绕侧)设置退绕辅助装置。作为退绕辅助装置,例如已知如下构成:通过筒形状的气圈限制部,对在供纱管的纱线被退绕的退绕位置上形成的气圈进行调整。
为了使上述退绕张力稳定,需要相对于上述退绕辅助装置在正确的位置上设置供纱管。即,在供纱管相对于退绕辅助装置以偏移了的状态设置的情况下,在纱线的退绕时根据该纱线在供纱管的周围旋转的旋转位置的不同而退绕张力较大地变动,因此导致卷取卷装的品质降低,不是优选的。供纱管优选设置在供纱管的轴心和上述筒形状的气圈限制部的轴心一致的位置上。此外,供纱管优选设置在供纱管的退绕侧端部和气圈限制部之间的距离成为规定值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根据纱线种类等的不同,对卷取单元供给在各种形状、内径的筒管上卷绕了纱线的供纱管。但是,当供纱管的种类不同时,卷取单元支持筒管时的接触部位变化,因此供纱管的设置位置偏移而如上述那样导致退绕张力的不稳定化的情况也较多。因此,每当对卷取单元供给的供纱管的种类变更时,操作人员就需要精密地调整供纱管的位置,以使供纱管的轴心与气圈限制部的轴心一致、且使从气圈限制部到供纱管为止的距离成为规定值。该作业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成为较大的负担。
相对于此,日本特开平9-124230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89284号公报所公开的保持栓为,通过多个爪部件(紧固爪组、把持片)在多个支点对供纱管的内周进行支持,因此对于不同内径的筒管,也能够不改变筒管和卷取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地进行卷取作业。因此,在日本特开平9-124230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89284号公报所记载的筒管保持栓中,能够使供纱管的退绕时的轴心与气圈限制部的轴心一致。
但是,日本特开平9-124230号公报的筒管保持栓构成为,通过构成为锥状的支承部来支持供纱管的筒管,因此供纱管的退绕侧端部和气圈限制部之间的距离会根据筒管的内径大小而不同。即,在对内径较大的筒管进行支持的情况下,供纱管远离气圈限制部,在对内径较小的筒管进行支持的情况下,供纱管接近气圈限制部。在这种情况下,卷取单元不能够适当地调整气圈,因此不能够以适当的退绕张力进行卷绕。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6-89284号公报的筒管保持栓为,仅具备与所插入的筒管的内面接触的爪部件,不具备轴部(配置在筒管轴心的铅垂方向的延长线上的部件)。由于仅根据爪部件的位置难以正确地掌握筒管保持栓所插入的筒管的轴心位置,所以在将筒管保持栓的中心相对于退绕辅助装置进行定位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实际地使供纱管支持在筒管保持栓上,并将该供纱管作为标记来进行对位。因此,调整作业变得烦杂。此外,该筒管保持栓为机械上复杂的构成,所以难以进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取单元,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来对供纱管相对于退绕辅助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构成的卷取单元。即,该卷取单元具备供纱管供给部、供纱管支持部以及退绕辅助装置。上述供纱管供给部对通过在筒管上卷绕纱线而形成的供纱管进行供给。上述供纱管支持部对从上述供纱管供给部供给的上述供纱管进行支持。上述退绕辅助装置对上述供纱管支持部所支持的上述供纱管的纱线退绕进行辅助。上述供纱管支持部具备轴部、保持部以及高度对准部。上述轴部能够插入上述筒管,且在对上述供纱管进行支持的支持状态下,在预先规定的规定位置上对上述退绕辅助装置进行定向。上述保持部安装在上述轴部,且在上述支持状态下,在与上述轴部的轴心正交的方向上扩展而与上述筒管的内面接触,由此保持上述供纱管。上述高度对准部在上述支持状态下,以一定的高度与上述筒管的纱线退绕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接触,由此决定从上述筒管的纱线退绕侧的端部到上述退绕辅助装置为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