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7310.3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易文敏;李克锋;李嘉;李然;邓云;安瑞冬;毛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双兰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线 扇形 回转 式拦污清污 系统 | ||
1.一种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拦污栅(1),折线形拦污栅(3),扇形拦污栅(4),分别控制折线形拦污栅(3)和扇形拦污栅(4)的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由上游水位传感器(2-1)和下游水位传感器(2-2)组成栅差监测系统,动力装置(10),感应传送皮带(11),工作桥(7),污物收集装置(12)及导污板(9);所述扇形拦污栅(4)位于折线形拦污栅(3)的下方,扇形拦污栅(4)和折线形拦污栅(3)整体置于竖直拦污栅(1)上方;折线形拦污栅(3)和扇形拦污栅(4)分别由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连通动力装置(10),由动力装置(10)控制它们的旋转上扬或者下行;所述上游水位传感器(2-1)和下游水位传感器(2-2)分别位于竖直拦污栅(1)上游和下游,其上游水位传感器(2-1)和下游水位传感器(2-2)分别用数据线与远程计算机系统连接,远程计算机系统自动或人工控制动力装置(10);以监测竖直拦污栅(1)上游和下游的水位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10)可以是电动型,或液压驱动型,或电-液压传动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拦污栅(4)由高强度的第二轴承(6)贯穿固定,扇形拦污栅(4)的回转通过控制第二轴承(6)的转动来实现,其运动轨迹刚好在竖直拦污栅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拦污栅(1)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并将其上端设计为扇形以便与扇形拦污栅(4)运动轨迹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形拦污栅(3)顶部由高强度的第一轴承(5)贯穿固定,折线形拦污栅(3)的回转通过控制第一轴承(5)的转动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污板(9)位于折线形拦污栅(3)上方,当折线形拦污栅转至使导污板(9)的末端指向传送皮带(6)时,实现对污物的倾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形-扇形双轴回转式拦污清污系统,其特征在于传送皮带(6)置于竖直拦污栅(1)下游的工作桥(7)上,其末端连接污物收集装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3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