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27264.7 | 申请日: | 2012-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文;孟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02 | 分类号: | C12N11/02;B09C1/1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污染 土壤 复合 微生物 修复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开采、运输、事故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原油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并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修复。其中生物修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可利用微生物、动物以及植物等进行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污染少、副作用小、见效快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修复被原油污染的土壤,提高土壤中原油的降解率。
本发明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按质量由100份载体、1份乳化剂和1.72份菌丝体混合而成;
其中,载体按重量百分比由40%的锯末和60%的麸皮组成;菌丝体由青顶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picipes)、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和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按1∶1∶1的质量比组成;乳化剂为吐温80。
上述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按以下步骤使用:将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均匀播撒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表层,或者在均匀播撒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之后翻耕被原油污染的土壤,即可实现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本发明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具有构成简单、容易制备,无污染的优点。由于本发明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所采用的微生物材料对人畜无害,对植物生长无影响,而且降解原油的代谢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无二次污染和副作用;是一种环保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的使用方法极为简单,且除油效果好、原油降解率高。而且,具有使用灵活的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的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按质量由100份载体、1份乳化剂和1.72份菌丝体混合而成;
其中,载体按重量百分比由40%的锯末和60%的麸皮组成;
菌丝体由青顶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picipes)、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和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按1∶1∶1的质量比组成;乳化剂为吐温80。
本实施方式中的青顶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picipes)、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和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经过固体扩大培养基培养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得到的三种菌丝体接种于载体和乳化剂的混合物上,即得到本实施方式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
本实施方式中青顶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picipes)、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和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的固体扩大培养基每升由200~300g土豆浸出液、20g葡萄糖、20g琼脂、3.0g KH2PO4、1.5g MgSO4和余量的蒸馏水组成,自然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型试验的微型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新型旋转机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