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中药新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216.8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2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颖;曹克刚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病风痰瘀阻证 中药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病的中药新药物组合,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风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25~74岁人群中,脑卒中年发病率男性270/10万,女性161/10万,老年人群总患病率可达12.9%以上。脑卒中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可达72.5%的高致残率,给病人及病人家属造成很大负担。随着诊断、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的开展,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再呈上升的趋势,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渐显,老龄人口数量增加,脑卒中的发病人数仍有增加的趋势。脑卒中的另一发病特点表现为,随着高血压病的早期控制,脑出血在脑卒中的发病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北京地区1999年脑出血粗发病率63.8/10万,脑血栓粗发病率320.1/10万。
中风病的治疗方法多样,目前存在的西医治疗方法除功能康复训练外,药物治疗侧重于预防,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难以满足绝大多数患者的治疗需求。而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有使用方便,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为此,发挥中医中药优势、研发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中成药,成为中医药工作者担负的职业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治疗中风病中成药缺少针对风痰瘀阻证的问题,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精选效药,制成一种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的中药新药物组合物,具体内容如下:
应用对象:适用于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方药组成:法半夏9g生白术10g天麻10g丹参15g三七6g香附10g酒大黄5g
使用方法:免煎颗粒冲服,早晚各一次;或水煎服,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五分至一寸,二煎水量酌减,如无特殊指定,头煎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沸后,再煎15分钟,药品质地坚实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煎药未沸时用武火,沸后用文火,每隔3至5分钟搅拌一次,头二煎药共计得药汁300ml左右,混合后,早饭前和晚饭后二次分服。
具体实施方式
该治疗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的应该包括用药依据、方药组成及使用方法三部分:
(1)用药依据:适用于中风病风痰瘀阻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方药组成:法半夏9g生白术10g天麻10g紫丹参15g三七6g香附10g酒大黄5g
(3)使用方法:免煎颗粒冲服,早晚各一次;或水煎服,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五分至一寸,二煎水量酌减,如无特殊指定,头煎沸后,再煎20分钟,二煎沸后,再煎15分钟,药品质地坚实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煎药未沸时用武火,沸后用文火,每隔3至5分钟搅拌一次,头二煎药共计得药汁300ml左右,混合后,早饭前和晚饭后二次分服。
(4)药效评价: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患者195例,采用该中药免煎颗粒冲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疗程4周。结果:显效98例占50.2%,有效76例占39.0%,无效21例占10.8%。结论:中药疗法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有肯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颖;曹克刚,未经高颖;曹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现场足迹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速腐堆制有机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