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割边的认知无线电分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7027.0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吴智杰;冯文全;覃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认知 无线电 分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割边的认知无线电分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节点进入网络,了解周围已经存在的、可能对其形成干扰的节点;如果没有会产生干扰的节点,则说明它可以自由使用频带,跳过下列步骤;
步骤二:节点和与其形成干扰的节点进行交互,了解这些节点各自属于网络的主节点地址;
步骤三:节点与第二步得到的主节点进行通信,由此得到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四:在得知拓扑结构后,节点判断是否有更改主节点的必要,包括有可能产生的网络融合,并以此选出主节点;不管有无必要,都在新的主节点处更新网络拓扑状态;
步骤五:主节点在更新网络拓扑状态之后,判断是否有分集的必要,若有的话,则进行分集行为;
步骤六:在新形成的各个网络中,主节点实施频谱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割边的认知无线电分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说的判断和分集方式,其具体内容及过程如下:
在进行前四步之后,网络已经选出了暂时的主节点,现在即由该节点进行判断过程,主节点利用TFCE算法得到拓扑中是否有满足条件的割边,若有则进行下一步分集行为,若没有则说明没有分集的必要;TFCE算法,改自连通图中求最大连通分量tarjan算法,具体实现如下:
Tarjan算法是基于对图深度优先搜索的算法,每个强连通分量为搜索树中的一棵子树,搜索时,把当前搜索树中未处理的节点加入一个堆栈,回溯时可以判断栈顶到栈中的节点是否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定义DFN(u)为节点u搜索的次序编号即时间戳,Low(u)为u或u的子树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栈中节点的次序号,由定义得出,Low(u)为以下三者中的最小者:
1.DFN(u);
2.Low(v),(u,v)为树枝边,u为v的父节点;
3.DFN(v),(u,v)为指向栈中节点的后向边(非横叉边);
当DFN(u)=Low(u)时,以u为根的搜索子树上所有节点是一个强连通分量;
该算法使用了两个栈和两个数组作为辅助来寻找割边,算法复杂度等同于一次深度搜索,只要调用TFCE(node,NULL),则node所在网络中的割边即被找到;
在分集步骤中,网络将以割边为界限分为两个次级网络,此时主节点再选出另一个主节点,并将需要分离出去的节点信息在第二个主节点进行注册,同时在本地删去这些节点信息;
在判断和分集过程中,选出新节点的原则是在连接边最多的节点中随机选取,由于主节点具有整个网络的信息,所以判断过程不需要再在节点间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0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表面波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音量自动控制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