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Z-DQPSK光信号调制失真的监测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006.9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望;闻和;郑小平;张汉一;周炳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L2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z dqpsk 信号 调制 失真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RZ-DQPSK光信号调制失真的监测方法,包括对I路、Q路延时以及切割脉冲延时的监测,其特征在于,
利用脉冲光对RZ-DQPSK光信号进行相干光采样,采样得到的数据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构建状态转移图,
对构建得到的状态转移图与标准图库进行匹配,得到最佳匹配对应的延时,作为监测的结果,
其中,标准图库是这样得到的:通过仿真,改变不同的I路和Q路延时以及切割脉冲延时,记录对应的状态转移图,所有的状态转移图即构成了标准图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采样的过程中,设置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使其小于符号速率,接着与信号光完成混频,之后使用平衡探测器接收,即完成了采样过程。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监测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转移图构建装置,用于对RZ-DQPSK光信号进行采样,并得到状态转移图;
状态转移图匹配装置,用于对得到的状态转移图与标准图库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最终的监测结果;
所述状态转移图构建装置包括一个采样脉冲光发生器、一个90度混频器、两个平衡探测器、两个模数转换器和状态转移图生成器,RZ-DQPSK光信号与采样脉冲光发生器产生的脉冲光在90度混频器中混频,然后经过两个平衡探测器分别得到正交和同相的两路电信号输出,每路信号输出分别通过一个模数转换器进行量化操作,量化得到的数字信号使用状态转移图生成器产生状态转移图,最后使用状态转移图匹配装置得出匹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移图生成器包含有进行如下运算的装置:
第一步,在第一个脉冲采样周期内,选择使得I路信号的幅值统计为最大值的点作为I路重采样起点,选择使得Q路信号的幅值统计为最大值的点作为Q路重采样起点,从而实现I路和Q路信号延时校准;
第二步,在第一步得到采样起点的基础上,以采样脉冲光的频率对数字信号进行重采样,得到的I路和Q路信号分别作为横、纵坐标的数据,构建出状态转移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移图匹配装置包含有进行如下运算的装置:
第一步,在构建的状态转移图中,以7.2度为步长进行360度扫描,每次取18度相位角范围内的点并记录其中幅值最大的点,最后选取最大幅值均大于相邻相位角区域最大幅值的相角区域,得到状态转移图顶点对应的四个相角区域;
第二步,对第一步得到的各个相角区域根据相角均分为10等份,得到10个细分区域,记录每个细分区域中的最大幅值点坐标,得到四个相角区域对应的坐标点集,然后分别对各个坐标点集作平均,得到四个顶点初定坐标;
第三步,根据对角线顶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原理,对第二步得到的四个顶点初定坐标进行矫正,得到状态转移图的四个顶点坐标;
第四步,将状态转移图与标准图库中的每个标准图进行匹配,匹配过程为:
1)、采用伸缩和相位旋转操作,使第三步中得到的四个顶点坐标与标准图的四个顶点坐标重合,
2)、以标准图中的每个点为圆心、实验所得状态转移图中的边宽为半径作为匹配区域,统计状态转移图中落在匹配区域外的点数、以及匹配点少于状态图点密度与匹配区域面积之积的匹配区域个数,以此计算非匹配指数,非匹配指数越大,匹配程度越小;
第五步,对于标准图库,选取非匹配指数最小的标准图,该标准图对应的仿真条件即作为监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0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大流量下进行深度包检测的方法
- 下一篇:无功补偿装置蒸发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