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6599.7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姬正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醒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息提醒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通信终端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同时,通信终端除了在优化通信之外,也逐步向实现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目前利用通信终端进行消息提醒或者是设置备忘录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应用。例如,用户需要15分钟之后参加一种重要的会议,为了避免错过或延误会议,用户就可以使用通信终端设置一个提醒时间,以便在15分钟之后该通信终端通过响铃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但是,现有的设置提醒的方式,一般需要进入相应的备忘录界面,之后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定操作过程复杂繁琐。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会存在不适合或者是也不太方便进行这些复杂操作来设定提醒。例如,当前时刻用户A正在和其朋友进行交谈,但是该用户A在10分钟之后需要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用户A可能不好意思直接催促其朋友,而利用通信终端进行设定提醒时刻又相当复杂,也显示很不礼貌。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快速便捷的实现提醒的设定,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实现提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实现方便快捷的进行设定提醒,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输出提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是否接收到一预定操作,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预定操作是否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伪装通信提醒功能。
优选的,所述预定操作包括以下操作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
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操作;
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物理按键的操作;
晃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
对所述电子设备输入的指定语音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预设的时间长度包括:
大于五秒小于十秒。
优选的,所述伪装通信提醒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伪装来电提醒功能;
伪装短信提醒功能;
伪装蓝牙文件传输提醒功能;
伪装即时通讯软件消息提醒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一预定操作,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预定操作是否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提醒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启动伪装通信提醒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为:
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操作,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或者,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按压所述电子设备的按键的操作,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或者,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指定的语音控制指令,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优选的,所述提醒启动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一个单元:
第一提醒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启动伪装来电提醒功能;
第二提醒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启动伪装短信提醒功能;
第三提醒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启动伪装蓝牙文件传输提醒功能;
第四提醒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一预定操作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预定操作持续达一预定时间长度时,启动伪装即时通讯软件消息提醒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满足预定条件,获得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伪装来电提醒功能。
优选的,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被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车的真空维持机构
- 下一篇:新型防潮不锈钢端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