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500.3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牛金奇;王蔚国;官万兵;吕新颜;支训廷;叶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4/22 | 分类号: | F23D14/2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燃烧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燃烧加热设备。而随着使用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燃烧器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现有的燃烧器,其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先将燃料与助燃剂进行小部分的预混,而后通过喷嘴喷出并点燃,在外部环境下燃烧。然而,虽然该种燃烧器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要,但由于其在燃烧作业前进行了燃料预混,导致其预热及燃烧过程中极易出现爆炸、爆燃或回火熄火现象,给正常使用过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其工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温度和环境密闭性的要求较高,使得用户只能在户外等开放环境中使用该燃烧器,以免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有的燃烧器的燃料和助燃剂的燃烧过程并不充分,燃烧效率较低,给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燃烧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使其能够适应高温密闭环境下的使用需要,并提高其燃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并能够适应高温密闭环境下的使用需要,且其燃烧效率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燃气布气管,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部套装有空气布气管,所述空气布气管的内壁与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空腔;
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端与外部燃气输送设备之间连通有燃气导气管,所述空气布气管的外端与外部空气输送设备之间连通有空气导气管;
所述空气布气管上具有若干空气喷孔,所述燃气布气管上具有若干燃气喷孔,所述燃气喷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喷孔相配合的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空气喷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燃气喷嘴贯穿并伸出于所述空气喷孔,且所述燃气喷嘴的外壁与所述空气喷孔的内边沿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空气喷孔的外部设置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具体套装于所述燃气喷嘴的外部,且所述空气喷嘴的内壁与所述燃气喷嘴的外壁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气道。
优选地,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壁与所述空气布气管的内壁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帽。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与所述燃气导气管和所述空气导气管相配合的热交换器。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燃气布气管,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部套装有空气布气管,所述空气布气管的内壁与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空腔;所述燃气布气管的外端与外部燃气输送设备之间连通有燃气导气管,所述空气布气管的外端与外部空气输送设备之间连通有空气导气管;所述空气布气管上具有若干空气喷孔,所述燃气布气管上具有若干燃气喷孔,所述燃气喷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喷孔相配合的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空气喷孔一一对应,且所述燃气喷嘴贯穿并伸出于所述空气喷孔,且所述燃气喷嘴的外壁与所述空气喷孔的内边沿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缝隙。使用过程中,燃气经由所述燃气导气管进入所述燃气布气管内,并经由所述燃气喷嘴喷出,同时空气经由所述空气导气管进入所述空气布气管内,并经由所述空气喷孔与所述燃气喷嘴间的缝隙喷出,从而实现燃料与助燃剂的同时、同向、同速均匀喷射,整个燃烧过程无需燃料预混,有效避免了因燃料预混导致的爆炸、爆燃和回火熄火现象,提高了所述燃烧器的使用安全性,并使其能够在高温密闭环境中正常使用,且其燃料与助燃剂同步均匀喷射,使其燃烧过程更加充分完全,燃烧效率相应提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空气喷孔的外部设置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具体套装于所述燃气喷嘴的外部,且所述空气喷嘴的内壁与所述燃气喷嘴的外壁间形成可容纳空气流通的气道。所述空气喷嘴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布气管内空气喷射过程中的导向性,使得所述燃烧器的工作过程中燃料与助燃剂间的接触更加充分,燃烧效率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燃烧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燃烧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燃烧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