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陶瓷坯体传送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448.1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王伟;王海军;张溪;杜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B65G49/08;B65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陶瓷 传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辊,尤其是在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用于传送陶瓷坯体的传送辊。
背景技术 在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陶瓷坯体在压机成型后,需要初烧、施釉、烧成,最后成为陶瓷成品。在初烧和烧成时,需要用传送辊传送。初烧过程中,传送辊会粘上陶瓷粉料。粘上粉料的传送辊凹凸不平,传送过程中会对陶瓷坯体的外形造成损伤,直接影响建筑陶瓷成品率。
中国专利CN1785631号所公开的“用于成形瓷砖或瓷板的改进设备”专利(申请号:200510128786.6),包括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适合于使在传送带上的粉末陶瓷材料连续带经受连续的压制;压实机构包括至少一对滑动带,所述一对滑动带一个在另一个顶部上,并且彼此相对,其中每个带都部分地绕在至少一个机动驱动辊上;机构预见用于当设备停机时锁紧所述驱动辊,以便使各带保持经受一个张力,所述张力超过设备运行时带所经受张力的90%。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解决边粘上粉料的传送辊对陶瓷坯体的外形造成损伤问题。除此之外,没有检索到与本问题相近的文献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建筑陶瓷坯体传送辊,解决传送辊粘粉的问题,避免粘粉后的传送辊对陶瓷坯体外形造成损伤,提高建筑陶瓷成品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坯体传送辊除了具有传送辊辊体外,还具有刮粉块,其中,刮粉块固定在传送辊的下方;刮粉块由金属制造;刮粉块的横截面的上面为圆弧状,圆弧状的弧度与传送辊的弧度一致。当本发明使用时,陶瓷坯体在传送辊的上面传动,陶瓷坯体上的粉料粘到传送辊表面后被刮粉块刮落,避免粘粉后的传送辊对陶瓷坯体外形造成损伤。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坯体传送辊具有积极的效果:具有刮粉块,刮粉块固定在传送辊的下方,刮粉块由金属制造,刮粉块的横截面的上面为圆弧状,圆弧状的弧度与传送辊的弧度一致,结构简单;使用时陶瓷坯体在传送辊的上面传动,陶瓷坯体上的粉料粘到传送辊表面后被刮粉块刮落,能够避免粘粉后的传送辊对陶瓷坯体外形造成损伤,提高建筑陶瓷成品率,适合于所有建筑陶瓷坯体的传送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陶瓷坯体1,传送辊2,刮粉块3,粉料4,圆弧状5。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坯体传送辊除了具有传送辊2辊体外,还具有刮粉块3,其中,刮粉块3固定在传送辊2的下方;刮粉块3由金属制造;刮粉块3的横截面的上面为圆弧状5,圆弧状5的弧度与传送辊2的弧度一致。当本发明使用时,陶瓷坯体1在传送辊2的上面传动,陶瓷坯体1上的粉料4粘到传送辊2表面后被刮粉块3刮落,避免粘粉后的传送辊2对陶瓷坯体1外形造成损伤。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