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陶瓷模具的振动下模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418.0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王伟;王海军;张溪;杜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28 | 分类号: | B28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陶瓷 模具 振动 下模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陶瓷模具的下模芯,尤其是在具有振动结构的建筑陶瓷模具的下模芯。
背景技术 建筑陶瓷模具是生产、制造建筑陶瓷的重要设备。建筑陶瓷模具包含边框、模芯等结构,其中,模芯分为上模芯和下模芯,均由金属板体和塑胶面通过粘接构成。使用时,陶瓷粉料填入由边框、上模芯和下模芯共同组成的成型空间。压制陶瓷胚体时,陶瓷胚体的边沿四周在压力作用下与边框发生紧密挤压。下模芯向上运动将陶瓷胚体顶出边框过程中,陶瓷胚体的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容易发生变形,产生裂纹,直接影响建筑陶瓷成品质量。
中国专利CN2513743号所公开的“复合耐磨陶瓷的陶瓷墙地砖模具总成”专利(申请号:02205120.1),模具总成中的模框通过钢柱与底板连接,下模芯通过模座固定在底板上;模框的工作面上复合耐磨陶瓷层;所述的复合耐磨陶瓷层是用喷涂或刷涂法将耐磨陶瓷层涂在钢基模框的工作面上;或者耐磨陶瓷层为用不同的方形、六角形长条形或圆形瓷片,用高强度粘合剂粘结在钢基模框工作面上;也可以采用粘结和机械固定方式双重连接。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能够减轻下模芯的磨损,但仍然不能解决陶瓷胚体在出模过程中其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的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机械式激振器和电磁式激振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如火箭、导弹、飞机、船舶、机床、火车、汽车、摩托车、空调、洗衣机、房屋建筑、桥梁等结构的振动试验和零部件疲劳试验,也可用于振动时效处理,振动切削和地质勘探等。其中,机械式激振器是利用离心力施加周期性荷载的,而电磁式激振器是利用磁极的性质施加荷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建筑陶瓷模具的振动下模芯,降低陶瓷胚体在出模过程中其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的损坏程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模具的振动下模芯除了具有金属板体和塑胶面外,还具有振动结构,其中,振动结构包含激振器和电源线;金属板体的下部有一个横向布置的管状孔和一个垂直的小孔,管状孔和小孔的末端相互连通;管状孔的前端与金属板体侧面相通,以方便激振器装卸;激振器安置在横向布置的管状孔内并用粘接剂固定;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激振器,另一端从垂直的小孔伸出后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当本发明使用时,激振器的振动传递到陶瓷胚体,陶瓷胚体的边沿四周在振动作用下与边框脱离紧密挤压,能够大大降低陶瓷胚体在出模过程中其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的损坏程度,减少变形和裂纹的产生。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模具的振动下模芯具有积极的效果:除了具有金属板体和塑胶面外,还具有振动结构,其中,振动结构包含激振器和电源线,结构简单;使用时,激振器的振动传递到陶瓷胚体,陶瓷胚体的边沿四周在振动作用下与边框脱离紧密挤压,能够大大降低陶瓷胚体在出模过程中其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的损坏程度,减少变形和裂纹的产生,降低废品率60%以上,适合于所有的建筑陶瓷模具。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塑胶面1,金属板体2,管状孔3,小孔4,电源线5,激振器6,金属板体侧面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陶瓷模具的振动下模芯除了具有金属板体2和塑胶面1外,还具有振动结构,其中,振动结构包含激振器6和电源线5;金属板体2的下部有一个横向布置的管状孔3和一个垂直的小孔4,管状孔3和小孔4的末端相互连通;管状孔3的前端与金属板体2侧面7相通,以方便激振器6装卸;激振器6安置在横向布置的管状孔3内并用粘接剂固定;电源线5的一端连接激振器6,另一端从垂直的小孔4伸出后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当本发明使用时,激振器6的振动传递到陶瓷胚体,陶瓷胚体的边沿四周在振动作用下与边框脱离紧密挤压,能够大大降低陶瓷胚体在出模过程中其边沿四周与边框发生摩擦的损坏程度,减少变形和裂纹的产生。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法脱硫装置防结晶冲洗装置
- 下一篇:垃圾处理场所除尘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