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020.7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立;曹相林;陈婧;韦斌;陈怀鑫;许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31/196;A61K47/3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双氯芬酸钠为第三代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合成,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从而起到抗风湿、消炎、止痛和解热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骨关节炎、滑囊炎、风湿性关节炎、肌健炎及其它关节或关节周围疾病的消炎和镇痛。其消炎、解热作用较消炎痛强9倍,较阿司匹林强26-50倍。因其在同类药物中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应用无积蓄性等优点,现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是世界畅销药之一。
双氯芬酸钠口服吸收快,完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血药浓度空腹服药平均1~2小时达峰值,与食物同服时6小时达峰值。由于其生物半衰期短(T1/2为1.5hr),欲维持其有效血药浓度,需频繁给药。缓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期间内为人体提供适宜的血药浓度,减少服用次数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缓释制剂的重要特点是可使人体维持适宜血液浓度较长的时间,从而可避免普通制剂际频繁给药所出现的“峰谷”现象,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病人的依从性有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处方组成如下:
本发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处方优选如下:
本发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处方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加适量的水,配制成8-12%w/v的粘合剂,备用;
2)按处方量称取双氯芬酸钠及处方量羟丙甲纤维素K100LV CR,羟丙甲基纤维素K100M,一水乳糖,分次、逐步混合均匀;
3)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加至上述混合物中制软材,至软材达到制粒要求,过20目筛制粒,于45-65℃环境下干燥至水分小于3%;
4)取干燥后的颗粒过20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5)压片。
本发明所述重量份与体积份为g对ml。
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如下试验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试验例1:释放度测定方法
取片剂6片,照释放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D第一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的装置,先以盐酸溶液(9→1000)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至1小时时,换以磷酸盐缓冲液(pH6.8)900ml为溶剂,按上述条件,继续依法操作,在2、4、6、8、10、12小时时,取溶液10ml,滤过,并及时在操作容器中补充磷酸盐缓冲液(pH6.8)10ml。分别精密量取滤液适量,各加磷酸盐缓冲液(PH6.8)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适量,加磷酸盐缓冲液(PH6.8)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A),在276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出每片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
试验例2:处方筛选
(1)片芯处方筛选
针对主药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文献,选择不同粘度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主要的骨架缓释材料,同时佐以不同类型或用量的稀释剂、黏合剂等不同辅料;以释放度作为主要的筛选指标,同时兼顾片剂制粒的难易、颗粒流动性及片剂外观等指标来筛选处方工艺。按照下表进行处方设计,结果见表1。
表1片芯处方设计表(mg/片)
制备工艺:
1)称取处方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加适量的水,配制成10%(w/v)的粘合剂,备用;
2)按处方量称取双氯芬酸钠及各辅料,分次、逐步混合均匀;
3)取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加至上述混合物中制软材,必要时加适量水,至软材达到制粒要求,过20目筛制粒,于50℃环境下干燥至水分小于2%;
4)取干燥后的颗粒过20目筛整粒,加入比例量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球场纤维针刺毯
- 下一篇:无线通信调度实体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