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818.X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邵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之林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12 | 分类号: | H04W84/12;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各种参数是否正常,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煤矿企业在井下安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安全生产服务,但若现场采集井下数据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上传,会使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了解不及时、处理不到位,最终可能会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的井下数据传输系统,是以双绞线的通信方式组网,各种井下终端依靠双绞线进行连接,定期接受数据采集器的命令或主动发送采集的数据到数据采集器,再由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的传输。
然而,采用双绞线方式的井下数据传输系统,由于井下布线和组网困难,使得井下部分区域的参数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和可靠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采用双绞线方式的井下数据传输系统由于井下布线和组网困难,造成的井下部分区域的参数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和可靠传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射无线信号并接收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
获取所述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
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预设地址,若是,通过预先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接收该井下终端发送的井下数据,将其处理后传入以太网,否则,通过预先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接收该井下终端发送的井下数据并转发。
优选地,通过预先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接收该井下终端发送的井下数据具体包括:
监听或接收井下终端的套接字提出的连接请求;
响应所述井下终端的套接字提出的连接请求;
创建数据处理线程,在所述数据处理线程中接收所述井下终端的套接字发送的井下数据。
优选地,将处理后的井下数据传入以太网包括:
创建通信套接字;
通过所述通信套接字发送所述井下数据至以太网。
优选地,处理所述井下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井下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当所述井下数据为有效数据时,存储所述井下数据;
判断存储的井下数据是否满足数据融合处理要求,若满足,采用数据聚合的中间件事件过滤算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
优选地,缓存所述井下数据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井下数据是否满足数据融合处理要求,若满足,采用数据聚合的中间件事件过滤算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
一种井下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发射无线信号、接收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以及发送的井下数据;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判断所述目的地址是否为预设地址;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为预设地址时,处理所述无线模块接收的井下数据;
光纤模块,接入以太网,用于将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完毕的井下数据传入以太网;
以太模块,用于当所述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不是预设地址时,转发所述无线模块接收的井下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井下数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中,井下终端通过无线通信链路传输井下数据,不需要进行井下布线和组网,解决了现有的采用双绞线方式的井下数据传输系统由于井下布线和组网困难,造成的井下部分区域的参数数据不能及时采集和可靠传输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公开的井下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中,当井下终端反馈的信号的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不是预设地址时,还可以将该终端发送的井下数据转发,实现了转发路由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井下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接收井下数据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将井下数据传入以太网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处理所述井下数据过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井下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之林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之林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动网络设备间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直立式气动双向夹紧装置